中新社北京十二月十九日电 题:从“姚滨现象”透视中国花滑教练危机
中新社记者 王欢
就在申雪/赵宏博夺得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冠军之前,他们的主教练姚滨获得了美国权威杂志《国际花样滑冰》颁发的本年度最佳教练称号,算是对他近二十年执教生涯的充分肯定。可姚滨自己却说:“这个奖也许早到了两年,如果都灵冬奥会上,我的学生能为中国夺得双人滑金牌,这个奖恐怕得的更有意义。”
四十七岁的姚滨从事热爱的花样滑冰事业已经三十九年了,他所带出的中国三对优秀组合申雪/赵宏博、庞清/佟健、张丹/张昊全都获得过世界冠军,其后的两对更年轻的双人滑组合也已在国际青少年比赛中崭露头角。
正是主教练姚滨的慧眼识才,准确、适度地把握了这几对组合的特点和性情“因材施教”,才挖掘出他们每对选手的潜质和优势。如果说盐湖城冬奥会时,申雪/赵宏博还在为金牌孤军奋战的话,那么现在三对中国选手形成的集团优势,已经让世界刮目相看。
在感叹姚滨独特的个人魅力和“点石成金”的非凡才能之余,人们也觉得悲哀。
纵观中国花滑所有四个项目,惟有双人滑一花独放,“瘸腿现象”十分严重。中国花样滑冰这朵美丽的鲜花是开在一片贫瘠的土壤上的,与俄罗斯一百多年的花样滑冰历史相比,中国开展花样滑冰才只短短二十年;与美国、加拿大、日本等主要对手相比,中国在后备人才上毫无优势可言。更为重要的是,优秀教练员极度匮乏。
一位出色的“引路人”,对一项运动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是姚滨的开阔思路、准确把握项目规律、训练系统高效,一切提早动手,才使得中国在这个项目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中国花滑界已经意识到“教练危机”的严重性,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花滑部部长王玉民就这个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一、鼓励落后项目向双人滑学习,教练对编排、表现力和基本技术的把握上要再上一个台阶。二、针对薄弱环节,利用竞赛杠杆刺激教练员执教水平的提高。其中多在中国举办高水平比赛,让更多中国选手和年轻教练利用东道主优势获得参赛机会就是其中一个方面。三、加大教练员培训力度,特别要加强教练员对新规则的理解和掌握。
为了都灵冬奥会,姚滨现在几乎放弃了自己的所有,就连马上要考大学的宝贝儿子也只是一个星期才能见上一面。不过姚滨觉得,只要冬奥会上自己的弟子真的能取得成功,现在所有的付出都算不上什么。“我的三对学生其他的金牌都已经有了,就缺一枚奥运会金牌。等有了那枚金牌,也许我就能多点时间陪陪家人了。”姚滨说这番话时,眼里交织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家庭的愧疚。
只是不知道到那时,中国花样滑冰运动是否能够离得开这位“传奇教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