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产经资讯 |专 稿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陈香梅:对我影响最大的三个人

2004年12月15日 16:07

  每逢佳节探望陈香梅女士,是我6年来的习惯。

  陈香梅是美籍华人社会活动家。去年九月,她应邀来京参加国庆55周年观礼。随后辗转香港、海口、广州等地,今年十月二十三日朋友在上海为她举办80岁庆典。

  客厅的沙发上,我们一老一少促膝交谈。我问:"您的生日从前是六月二十三日,现在怎么定在十月二十三日?"

  话音刚落,陈香梅开怀大笑,她幽默地回答:"我的生日没错,但朋友们认为80岁意义不同寻常,特意张扬了一下。"

  "屈指算来,您已经80岁了。"

  "79岁。"陈香梅纠正说,"中国人79做80。庆祝生日那天,来了300多人,都是跟我多年的中外朋友,有从香港来的,也有从美国来的。"

  "一定有很多感想吧?"

  "人生就是这样,一路走来,有喜有乐,有悲有泪,经过沧海桑田,人世变迁看得很多。可是我这一辈子天生有很多朋友,我对人家好,人家对我也不错,不是利害关系的朋友,而是真正有情有义的朋友。这也是我的幸福啊!"说到这里,陈香梅开心地笑,仿佛已经沐浴在友情的阳光里了,脸上的皱纹也舒展开来。

  "以前的刘毅局长(国家旅游局前局长),你熟的,夫妇俩刚来看过我,我们是非常好的朋友。还有计燕荪教授(画家周怀民夫人),你也很熟,也来看过我。"陈香梅停顿了一下,说:"一转眼你认识我很多年了。"

  "是的,6年了。"我回答,"素昧平生,相见是缘。初次见到您是在一九九八年春天,6年来,您给予我长辈的关心与照顾宛如甘露滋润着我的心田。您的一生经历了不同阶段,有些人对您一定产生很大的影响吧?"我问。

  "首先是我的外祖父廖凤书(国民党元老廖仲恺亲兄弟),小时候我经常跟随外祖父在书房读书。"外祖父书房里堆积如山的书籍是年幼的陈香梅渴求文学的养料。外祖父曾预言:香梅生于诗人节(端午节),注定有诗人般的天赋与颖资。外祖父的预言果真得到了实现,陈香梅文采慧心,著述丰富,至今共出版中英文著作50多部。再版次数最多的要数记述她与陈纳德将军婚恋生活的英文传记《一千个春天》,一九六二年在美国出版立即成为畅销书,再版22次。

  "你知道,过去的中国家庭重男轻女,我们家六个姐妹,我是老二,又是一个女的。可是我与外祖父保持着很深厚的感情。他为人正直,是一个政治家、外交家,也是文学家,一直到我结婚,对我影响很大。"由于外祖父的影响,陈香梅一生从未放弃写作,每日将写作、读书作为人生一大乐事,晚年担任香港大公报专栏作家长达7年之久。

  "第二是我的丈夫陈纳德将军,他年纪比我大三十几岁。他是我的爱人,也是老师。"陈香梅说。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飞虎将军"陈纳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组建第十四航空队投身抗日战场,令日军闻风丧胆。19岁的陈香梅在昆明与陈纳德相识、相恋,他们于一九四七年在上海结婚,婚后情感甚笃。然而,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只经历了短暂的十年。一九五八年七月,陈纳德将军与世长辞。

  "您最敬佩他身上哪一点?"我轻声问道。"正义感。"陈香梅不假思索地回答,"他做人处世平易近人,没有架子。所有跟随他工作的同事、朋友,对他都是说说笑笑,经常来往。所以他虽然过世几十年,每年的军人节,他的部下几百人到华盛顿来追悼他,年年如此,还没有忘记他,可见影响他们很深。"

  "还有我的老师,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老师影响到我对文学的修养。我在北平(北京)孔德小学上学时有一个老师叫李洁吾,介绍我读了不少文学作品,周末与李老师逛书店是我最大的乐趣。"陈香梅还记得,李老师当年亲切称她为"香梅小朋友"。一九三五年年,陈香梅随母亲到香港,还经常与李老师通信,由此增进了对文学的兴趣。她将这些信用丝带束着,一封一封珍藏了好多年,直到一九四二年从香港逃难到内地读书信件失落。

  "到了岭南大学国文系,有一个老师……"

  "吴重翰。"我抢过话语。

  "对,吴重翰。你记得啊。"四目相对,我们会心一笑。

  "老师职业对您影响深刻,这也是以后促使你设立教育奖的原因吧?"

  "对。"陈香梅点点头,"我觉得老师使我有所成就,中国的未来一定要有高质量的教育。我回到祖国至今20多年,在教育方面的捐款已经有两千多万。4年前,我在东北贫困地区本溪捐款成立香梅学校,我亲自去过三次。"为了捐资助教,陈香梅还将自己一部分的珠宝拍卖了。

  陈香梅说自己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她那真挚的情,源自她那颗纯洁的中国心。她说:"虽然自己是美国人,长年身在海外,但心却在祖国。"抗战初期,豆蔻年华的陈香梅为与祖国同胞共度艰难,违抗父命,拒迁美国,在昆明做了一名战地记者。痛别家园后的几十年,她在海外历经艰辛,晋身美国上流社会,成为开启美国高层政坛之门的第一位华人。改革开放20多年来,陈香梅每年访华两三次,除了西藏,祖国的大江南北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她对中国西南、东北、西北一些落后地区很关心。她认为,这些落后地区改进的第一要务,长远看是教育。陈香梅本着拋砖引玉的想法,从一九八一年开始,在中国各地逐步设立了陈香梅教育奖,这个项目从广州、佛山、合肥、上海、武汉、南京、吉林、长春、沈阳到南昌和吉安,都有所发展。

  "我不在乎什么回报。"陈香梅加重了语气说:"可我觉得中国教育有一个反思之处。例如,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不容易,大学念完了,可是这个大学生对自己的母校有什么回馈呢?我想就比较单薄了。这次我到广州去,我的母校真光中学聘请我做名誉校长,我捐了一个香梅图书馆。我觉得现在有些学生很成功了,却很少有人回馈母校。是不是这个情况?"

  除了热心教育,陈香梅还是海峡两岸交往的开路先锋。海峡两岸骨肉分离二三十年不能相见,开放两岸探亲这样功德无量的事正是陈香梅等人促成的。保持低调、不争功是陈香梅做人的原则。她对此事的详细经过很少提及,回忆录里也只是淡淡地写了几笔。

  一九八○年雪花飘飞的阳历除夕夜,陈香梅作为美国里根总统的特使访问中国,这也是她第一次回到阔别30多年的祖国。

  "这条路是我开的。"陈香梅回忆说:"那时见邓小平,邓小平晓得我要到台湾去,他说,你应该让那些已经在台湾的人,让他们回到大陆来探亲,这是邓小平提出来的。我到了台湾就对经国先生讲,经国先生说'可以考虑',他这个人还算蛮开明的。后来,经国先生很快就宣布退役军人可以回到大陆探亲。"

  "大陆方面是什么反应呢?"

  "大陆方面很高兴啊。最高兴的是真能回到大陆探亲的人。"陈香梅回答说。

  "随后,我于一九八九年、一九九○年两次率领台商访问团到大陆访问。"陈香梅认为,炎黄子孙的经济合作时机已成熟,她顶着压力于一九八九年十二月率先组织了一个台商访问团到大陆访问,四个月后,台湾正式宣布开放对大陆的商务考察活动。谁能想象,她带领台商访问团从台北经香港飞行不过5小时,筹备过程却耗费了她将近一年的时间。如今,有成千上万的台资企业在大陆兴办并繁荣发展,陈香梅功不可没。

  "邓小平给您留下什么印象?"我问。

  "我觉得他这个人很爽快,并且眼光看得很远,是中国近现代了不起的人物。"陈香梅如此评价。

  "蒋夫人(宋美龄)去年作古了。"我说。

  "我写了追悼她的文章。她后来在美国也没有做什么事情,晚年非常寂寞。"陈香梅沉吟片刻。

  临别,陈香梅双手捧着一盒点心,慈爱地微笑说:"这是给你的。"

  我小心翼翼地接过,也接过了一份真挚的情感。岁月如梭,红颜易老,岁月的沉淀,却使情感更加醇厚。在我心里,陈香梅永远是美丽的女人。

  文章来源:香港《紫荆》杂志 文/何雁

 
编辑:刘琼】



  打印稿件
 
:站内检索:
关健词1:
关健词2:
标  题: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