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产经资讯 |专 稿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社会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两代人的“婚房理想”:何日实现“婚者有其屋”?

2004年12月13日 16:24

  婚者有其屋,任何年代都不会更改的人性目标,与永远处在变更中的居住标准,矛盾着、冲撞着,也磨合着、适应着。现实生活舞台上的场景,苦涩绵连,奋斗永恒。

  上世纪70年代中期,那一代中学毕业生留在上海工矿工作的,开始有结婚成家,自成体系过日子的。我回上海探亲,有同龄人成婚,已经从徒弟级别上升为师傅的新郎,没有新房,新床是有的,一架“双层铺”,母亲睡在下边,上面搭一木阁楼,新婚夫妇睡在上边。这般景象,使得我这个“流浪汉”的心理,极为别扭。新婚之夜,两人世界,三人同室,这个婚不知如何结法。这个别扭的心理源头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想必也是永恒的:如是,人性的私密何在?

  当时我想,婚姻如此苦涩,我还是回到黑龙江农场去算了。在东北成家,独自拥有一间带地窖的草坯房总是可能的。不过,这个上层铺的婚还是结了,在常规时间里,孩子也生了。

  80年代中,我已到上海报社工作,有同仁结婚,我们大家前去闹新房。一条弄堂,扶梯旁的一间小屋,十几个人进去,连站的地方都没有。新人发的喜糖都是“硬糖”。因为从事写字的工作,去的人都要玩弄一番,在纪念册上留言。我写的是:“让思想和欲望都自由。”

  后来,东北农场的伙伴们,回沪后也纷纷结婚了。有的男同胞入赘到女家,就在饭桌旁挤出一张床的位置来。

  上面记录的几个事情,都是在中国社会福利分房时期的故事。

  如今,出现在这代人面前的,是下一代人婚姻所必定面临的住房紧迫课题。听到最多的,是为将来孩子的结婚,买房子的“首期”费用,由父母来承担。父母们经常挂在嘴边上的话是:20万。这是一个沉重的历史循环,上一辈父母依靠自己在单位的“资深”时间,获取分房资格,从而把写着自己姓名的房门钥匙,交给儿子或女儿;而这一辈人,则要交出自己的薪酬积蓄存折。

  关于“要单独过日子”的子女婚房,我已经听到三种这样的版本:一,实事求是,婚姻从租房开始,坚决靠自己。二,买套小房型,长辈出一点,自己挣一点,银行贷一点。三,不得小于两房一厅,否则面子过不去。更有第四种版本,也是父母“离去”的政策,去养老院,“为小人腾房子”。

  “居者有其屋”里有一个阶段性的命题,就是婚者有其屋。婚者有其屋,就是保证人性的“思想和欲望都自由”。任何年代都不会更改的人性目标,与永远处在更变中的居住标准,矛盾着、冲撞着,也磨合着、适应着。

  现实生活舞台上的场景,苦涩绵连,奋斗永恒。(陆幸生)

  来源:新民周刊

 
编辑:赵莉】



  打印稿件
 
:站内检索:
关健词1:
关健词2:
标  题: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