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好的地方不去讲了,开始批评缺点。只有好的电影,才值得我们去认真地批评。
这电影最大的缺点是:陆川为了表现一种干脆的死亡镜头,忽视了干脆死亡与电影表达空间之间的关系。
的确,开头结尾两场杀人都很短小精悍,有些美国黑帮片杀就杀的干脆节奏,但问题是陆川没有给出杀人的背景解释,当然,我们都知道那里生存环境恶劣,人与人的斗争一如马克伦敦笔下的人狼之战,但是,这些仅仅是我们的背景知识,我们还是需要你通过电影语言去展示。
我想,在这里,作为编剧,陆川是不太合格的,他缺乏细刻人物的能力,这不是对演员的要求,而是对情节细节制作上的技术要求。没有打动人的细节,光靠一些笑料是不行的。在寻枪里,那些精彩对答能赢得喝彩,在可可西里,光这样就不够,因为这是个大的叙事,需要你有更扎实的细节去填充。
毕竟电影不是纪录片,戏剧性的冲突要求你在有限时间内完成最有矛盾的高潮,然而没有,所有的情节全部是涣散的,一路追查猎杀藏羚羊的故事,只是在忙于叙述前后发生经过结果,根本没有任何地方去做戏剧冲突,事实上,着重刻画一下马家在冰雪中逃亡的情景,给出一些他们之间互相关怀的细节,要比冻死一个就拿掉他围巾的细节更抓人。他们也需要故事,他们也是人,既然你陆川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就应该追下去,去改你的大纲,而不是浅尝辄止。
同样的问题出在日泰身上。这个人为什么如此热衷于保护可可西里也没有交待。作为一般人,保护藏羚羊这大家都知道,但你在电影里你得给出更多的来自生活的解释,这样才能支持我们去理解为什么他会这样穷追不舍。在这方面,好莱坞仍旧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往往这么做:一个酗酒的退休警察忽然又单枪匹马去抓坏人了,因为他被卷入了一场阴谋,那么为什么他会这么想要洗刷自己呢?哦,因为他女儿看不起他了,他要在他女儿面前挽回父亲的尊严,那么为什么他会这么看重他女儿的评价呢?哦,因为他妻子早死了,他女儿是他唯一的希望,当初他酗酒就是因为他妻子是他不小心枪械走火死去的,他很内疚,一直想对女儿好,现在女儿终于彻底对他绝望,这让他一下子愤怒起来……
大家看,这是我随便编编的,很符合好莱坞的思路,其实这些交待也不用很多镜头,但就是能让观众心里有底,愿意跟着导演看下去,可可西里没有这样的情节动力支持。
另外,影片中几个特写戏表现也不好。尤其是那个被流沙吞没的那场戏。本来这个电影是带点纪录片格式的,忽然在这里不顾一切尝试各种方法,用长镜头表现一个我们已经在其他电影里司空见惯的特写,无论如何是缺乏手段的,缺乏表现逐渐死亡的手段。我不清楚陆川为什么在这里不用其他手段,以至于我看的时候,没有入戏,以为那是个演员在逐渐蹲下。如果是我拍,我至少要用三个镜头去闪回那几个困在车里的家伙。
总之,陆川过于想表现生存与死亡的原生态模样,以至于他忽视了美学上的一些最基本的要求,当然,在哲学层面上,他可以辩解说,真高于美,但是,在电影还毕竟是艺术类的前提下,我们还是要讲究一些表现的方式。
青海是个环境极其恶劣的地方,能吃下如此多的苦,很让人佩服,但是,最后拿出来说话还得是作品。
文章来源:美国《侨报》 文/七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