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7日电 据中国青年报消息,一份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主持完成的题为《中国“工作倦怠指数”调查结果》的调查报告表明,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工作倦怠(又称“职业枯竭”)现象正在袭扰中国。
职场人士总体工作倦怠程度不容乐观
工作倦怠,也称为“职业衰竭”、“职业枯竭”,根据国际标准,它包括三个指标:情绪衰竭、玩世不恭和成就感低落。
情绪衰竭是指个人认为自己所有的情绪资源都已经耗尽,对工作缺乏冲动,有挫折感、紧张感,甚至害怕工作。调查表明,有35%的人有较高的情绪衰竭,只有38.8%的人情绪衰竭程度较低或者没有。
玩世不恭,指刻意与工作以及其他与工作相关的人员保持一定距离,对工作不热心和投入,对自己工作的意义表示怀疑。在接受调查的职场人士中,接近一半的人(45.2%)玩世不恭的程度比较高。
成就感低落,是指个体对自身持有负面的评价,认为自己不能有效地胜任工作。被调查者中有42.3%的人成就感并不是很强。
调查发现,有70%的被调查者在上述三个指标中的一项上出现工作倦怠,处于轻微工作倦怠;有39.2%的受访者在两项指标上出现工作倦怠,处于中度工作倦怠(下文所提及的工作倦怠,即以此为标准);13%的受访者在三项指标上均出现工作倦怠,处于高度工作倦怠。
【点评:根据这几年来选择某些高发群体(如职员、教师、医护人员和警察)所做的调查看,中国目前的工作倦怠情况与国外基本上一致。———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许燕】
女性工作倦怠比例与程度明显高于男性
调查数据显示,女性中有41.4%的人出现了工作倦怠,而在男性中这一比例为37.2%。而且,女性在情绪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三个指数上表现出来的工作倦怠程度均比男性高。
【点评:国外的结论是男性高于女性,国内以往针对单个群体的调查也是男性高于女性,不过整体的发生率女性高于男性是有可能的。———许燕】
本科生工作倦怠比例是硕士生一倍
调查发现,本科毕业生中有68.8%的人工作倦怠程度较高,而在硕士以上学历的被调查者中,这一比例较低,仅为35.8%。
【点评:经过几年的研究生扩招,社会上许多单位的基准胜任学历己逐渐跃上研究生这个平台。硕士生进可攻(读博士),退可守(便于工作流换),机会相对较多。———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田宝】
上班不到4年的人工作倦怠的比例最高
调查显示,工作前4年的工作倦怠比例较高,其中刚刚参加工作的受访者比例最高,达到了46.6%。工作1年、2年、3年、4年的受访者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依次为:44.7%;40.7%;40.5;43.7%。工作5年之后,则出现了明显的降低。而工作16年以上的工作倦怠程度最低,仅为31.2%。
【点评:工作倦怠的发生是一个渐进过程。初期人们一般工作热情、资源充足,但随后,热情不断降低,资源和能量不断消耗,倦怠便开始袭来,到4年左右达到高峰。根据国外的经验,这一时间一般在2到5年时发生,这与报告结论吻合。———许燕】
公务员工作倦怠程度最高
在接受调查的公务员群体中,54.9%的人出现了工作倦怠,是工作倦怠比例最高的职业,而人力资源从业者则是倦怠程度最低的人群,仅为30.6%。
【点评:倦怠的发生率和工作性质、工作要求有很大关系。这其中又分为两类,一类是工作比较紧张、压力大、要求高的,如IT业和记者;另一类,如公务员,则是因为工作性质以执行为主,自主性差,即使自己有不同意见,也要服从上级安排,久之积极性和成就感就会降低。而且,类似公务员的职业,发展机会只能靠提升,而升迁的职位有限,竞争激烈,导致很多人难以获得升迁,这种一元化发展的途径也导致倦怠。———许燕】
政府、公共事业为工作倦怠出现比例最高的行业
数据显示:政府、公共事业为工作倦怠出现比例最高的行业,工作倦怠比例达到52.0%,专业服务、财会、法律为工作倦怠出现比例最低的行业,仅为27.2%。
【点评:虽然不同行业之间倦怠发生率有差别,但现在社会所有行业发生倦怠的可能性都很高。事实上,只要与人打交道多的群体,都有倦怠高发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李超平博士】
高层管理者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最低
调查发现,普通员工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最高,为48.2%。接下来依次为高级专业人员(39.8%)、中级专业人员(33.1%)、中层管理人员(33.1%),高层管理者出现工作倦怠的比例最低,仅为26.1%。
【点评:这涉及到参与工作与分配公平的问题。一般来说,一个人能动性是否能发挥,与其个人成就感有很大关系。一般员工职位低,参与企业管理少,收到的回报少,所以相对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李超平】(记者:张伟、吴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