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产经资讯 |专 稿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区别对待、有保有压 防止“软着陆”落在坡上

2004年12月06日 13:58

  中新网12月6日电 学习时报今日刊载评论指出,从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出来的数据看,中国经济“软着陆”的轨迹日益明显。要想中国经济“软着陆”不落到坡上,更不是落到泥滩里,必须在“有保有压”上有好的作为。

  文章指出,关于中国这次宏观调控,从效果看,政府给经济“降温”的意图确实获得了成功。而近一个时期各种渠道透露,明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极可能采取“双稳健”的形式,换句话说,积极的财政政策将被稳健的财政政策所取代。这也就是说,明年中国经济继续“降温”可能是一个大趋势。

  文章着重指出,明年乃至更长时期的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在“踩刹车”的同时“油门”不能关掉,“熄火”再启动风险大、成本高。这次宏观调控一直强调“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是完全正确的,但要贯彻好、落实得有成效,的确很难。要想中国经济“软着陆”不落到坡上,更不是落到泥滩里,又必须在“有保有压”上有好的作为。

  文章指出,政府“有保有压”所指是薄弱环节和投资膨胀行业之分,我们在此所指的内涵是有一定延伸的,“保”的应该是消费、社会投资,“压”的应该是制度内的投资。当然,这种“保”、“压”概念的区别是有操作困难的。但不管怎样,居民消费的需求不宜“制动”,而应进一步“润滑”。未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取向,既要鼓励消费需求合理增长,以替代投资需求受制约的部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又要着力改善投资-消费比例关系畸型的现状,为解决投资盲目扩张的体制机制冲动问题创造条件。

  文章还指出,现在需要关注一个实质性问题。中国经济“软着陆”之后怎么办?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拉动方面的问题,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是没有人注意的,但是1997年下半年以后,随着买方市场、通货紧缩趋势的出现,中国经济第一次遭遇了需求不足的阻击。在此之后漫长的五六年里,我们其实一直在与需求不足这个可怕的“大虫”作斗争。去年以来,需求不足、通货紧缩趋势的阴影开始隐退,社会投资、居民消费逐渐“升温”,中国呈现新一轮欣欣然的自主增长局面。但是,我们能够说需求不足这只“老虎”已经死了吗?

  文章称,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不足不仅仅是微观层面无法战胜的症结,也是宏观层面需要长期注重的难题。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是非常充沛的,但需求的制约也并不是一点痕迹都没有。由外向内看,2004年是28年来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一年,世界贸易也空前活跃,全年增长率可能创纪录地达到9.1%,世界经济的繁荣给中国经济发展留下了很大的空间,超过30%的出口增长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文章指出,从投资、消费两大内需因素看,投资的加速增长非常明显,这与中国经济现行的体制机制不完善导致“投资饥饿症”没有缓愈有极大关系,这不是正常的现象,也是政府需要治理的问题。而消费这个通常被人们更为重视的最终需求因素,却没有往昔“好年景”的风采。(林羊 文心)

 
编辑:姚笛】
:::相 关 报 道:::
·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如何成功实现“软着陆”? (2004-12-02)
·国务院经济专家:中国经济符合“软着陆”的特点 (2004-11-23)
·欧盟经济和金融事务总司长:中国有望“软着陆” (2004-10-12)
·预测明年GDP长8% 亚行称中国经济将实现软着陆 (2004-09-23)
·经济透视:慎言“中国经济软着陆” (2004-08-11)
·经济专家:中国国民经济不存在“软着陆”的问题 (2004-08-11)



  打印稿件
 
:站内检索:
关健词1:
关健词2:
标  题: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法律顾问:大地律师事务所 赵小鲁 方宇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