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港 澳|台 湾|华 人|科 教|图 片|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产经资讯 |专 稿 |出 版|广告服务|演出信息|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滚动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粮食丰产成年度宏观调控最大亮点 明年仍处紧平衡

2004年11月30日 14:19

  中新网11月30日电 据最新一期《瞭望》周刊报道,粮食丰产成为中国今年宏观调控的最大亮点。但从长远来看,中国粮食仍将处于紧平衡状况,未来仍需培根固本,不可大意。

  从2003年10月开始,中国经历了一轮粮价的大幅度上涨,至今年6月~9月,粮价同比涨幅一直在30%以上。

  引发粮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在于粮食连年减产造成的供需失衡。

  1998年在粮食产量达到创纪录的5123亿公斤后,便开始一路下滑,播种面积、粮食产量乃至耕地面积都在大量减少。

  统计显示,2003年,我国年粮食总产量为4307亿公斤,比高峰时的1998年少了800多亿公斤,粮食播种面积连续5年持续下跌;粮食产量持续4年减产,7年来耕地减少近亿亩。

  与此同时,粮食需求却在以每年50亿公斤的速度刚性增长,2003年粮食需求约为4850亿公斤,产量却只有4307亿公斤,从纯粹自主角度讲,供需缺口超过500亿公斤。而由于连续的粮食减产,此前我国较高的粮食库存已释放至平衡点,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的粮食库存为1500亿公斤,已达正常5个月安全库存的底线。

  粮食专家用“三个最低”来描述近年的粮食形势:即从1998年~2003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由17亿亩降至15亿亩,为建国以来最低;粮食年总产量从5123亿公斤下降到4307亿公斤,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低水平;而人均粮食占有量,也从412公斤降至22年来334公斤的最低水平。

  在此上述背景下,今年中央政府开始加大农业宏观调控力度,力保“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增加”了。

  首先是一号文件对于粮食生产、农民收入增加的高度重视;

  继而是“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对于农业税减免的庄严承诺:即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五年内全部取消农业税;农业官员更是在春耕时节亲赴各地检查督导粮食播种面积的落实情况,从播种环节有效地保证了实现粮食目标的实现;

  年中,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以及随之颁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以及《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更是将以“农民种粮直补和放开粮食购销市场”为主的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推向全国。

  此外,面对新一轮粮价上涨,政府调控部门没有像以往那样急于抛售储备粮平抑价格,而是冷静分析粮价上涨利弊,本着尊重价格规律、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同时又切实照顾城市低收入人群的思路,给粮价留出了一定的上行空间,很好地利用市场规律调节了粮食供需和城乡收入差异,成为宏观调控中精彩的一笔。

  上述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政府发放的粮食直补已达112亿元,占补贴资金总额的96%,近6亿农民直接从中获益。13个粮食主产省的13892万户农民,平均每户因之增收74元。

  夏粮亦结束了持续4年的减产局面,统计显示,今年夏粮增产46.5亿公斤,早稻增产321亿公斤,增幅分别为4.8%和8.8%,2004全年4550亿公斤的粮食生产目标可望超额完成。加之国际粮食市场同获丰收,我国粮食紧张局面已得到有效缓解。而九十两月连续下行0.1个百分点的环比数字,也很好地佐证了上述判断。

  正因如此,中央高层对于今年的粮食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称之为此次宏观调控的突出亮点。

  即便成为“最大亮点”,但粮食之于中国的紧迫性依然显而易见。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所的李成贵研究员指出,2003年中国粮食库存不足当年消费量的30%,处于197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比过去30年59.4%的平均水平低约一半。

  如果不调整库存,即便2004年的粮食消费不增长,要确保当年粮价稳定,其产量必须同比提高15.5%左右。但据历史数据,中国最大的丰收年粮食增产幅度也不足11%。所以,即使是最乐观的假设,2004年的供求缺口,仍然需要继续消耗约4个百分点的库存量来满足。

  考虑到粮食生产扩大到能满足需求的程度需要2年以上的时间,再考虑修复库存的需要时间则更长,所以,李成贵认为未来2年~3年内粮价仍存在持续上升的可能。

  政府官员显然持相同看法。中国农业部部长杜青林指出,明年是新阶段粮食恢复性增长的第二年,是确保中国三年内增产450亿公斤的关键一年;

  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则在肯定今年粮食生产成绩的同时,指出中国农业基础仍比较薄弱,粮食产需关系仍然偏紧,粮食品种和地域分布的结构矛盾还比较突出。

  长期从事粮食生产研究和政策咨询工作,现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的陈锡文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今年的粮食增产只不过是恢复性增长,播种面积也仅回升了几千万亩。而从粮食需求发展来看,仅有恢复性增长根本不能解决长远问题。

  解决粮食问题必须从发展视角和全球背景下考虑,而非自给自足的小农视角。解决粮食问题不排斥国际市场,因为某种程度上多进口粮食就等于在多进口土地和水资源;但也必须充分考虑粮食问题的复杂性,从某种程度上说,粮食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因而,从长远角度考虑,改革旧有体制中的合理之处,建立产销省区之间合理的利益均衡机制,才能从根本上释放产区政府及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保证粮食自给的产需平衡。

  综合上述因素,中国具备自给自足的粮食供给能力,但从耕地、人口及生产能力出发,中国粮食供需长期看仍将处于紧平衡状况,因而前行的路上必须培根固本,不可大意。(潘燕)

更多瞭望周刊新闻
 
编辑:德永健】
:::相 关 报 道:::
·粮食丰收稳物价 发改委预测中国CPI将继续回落 (2004-11-22)
·中国粮食供需存缺口 农业部长吁建生产长效机制 (2004-11-08)
·突破4550亿公斤 中国全年粮食产量可超预期目标 (2004-11-07)
·银监会副主席:宏观调控解决了粮食、能源等问题 (2004-10-31)
·国家统计局:第三季中国粮食生产价格同比涨35.1% (2004-10-26)
·中国农业出现重要转机 可实现粮食生产预定目标 (2004-10-22)
·中国力保粮食安全 清理耕地与改造中低田成重点 (2004-10-21)



  打印稿件
 
:站内检索:
关健词1:
关健词2:
标  题: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中心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