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30日电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2004北京韩国电影展将于12月2日在北京开幕,韩国著名导演姜帝圭、金基德、李瀚、金容华及张瑞希、李恩宙、张伸瑛等明星将出席此次影展。在大举“出征”中国之前,参展影片《兄弟》的导演金容华接受了记者的电子邮件采访,除了表示出对此次来京的高兴与期待外,也详尽诚恳地表达了他对韩国电影、亚洲电影等话题的思考。金容华拍摄过的影片有《青花鱼》、《兄弟》等。
-韩国很多导演受张艺谋和王家卫影响
记者:请问您对中国电影了解多少?您认为韩国电影受到中国电影的影响吗?
金容华:学生时代的我对电影《红高粱》的导演张艺谋相当感兴趣,王家卫导演的《旺角卡门》等所有能看到的中国电影也给我这个即将步入导演行列的人很大灵感。我个人觉得,不仅是我,当时所有韩国电影导演和观众对好莱坞的千篇一律都已感到厌烦了,张导演和王导演的电影让他们受到了感动,韩国很多导演都受到了这些影片的影响。
记者:您有没有考虑过以后用中国演员拍电影?
金容华:说实话,我对中国演员还不了解。如果双方条件都合适,我觉得可以与中国演员合作。
-观众认可和在国际上获奖不可前后颠倒
记者:您认为最近两年韩国电影发展迅速的原因是什么?
金容华:从变化和发展的角度看,我觉得韩国电影确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至于原因,在我看来是因为韩国电影风格多样,从很流行的商业电影,到能够强烈表现导演个人风格的电影,都非常丰富,观众可选择欣赏的电影非常多。比起电影数量方面的增长,电影本身在题材方面也丰富了,就这层意义讲,我认为韩国电影确实是发展了。
记者:韩国电影近年来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上斩获颇丰。您认为国际市场认可韩国电影的原因是什么?
金容华:怎么说呢……起初韩国电影为外国人所喜欢,是因为里面有很多在他们看来很神秘的东方的东西,但现在看多了,这种神秘感也消失了,在这种情况下,韩国电影还能在国际电影节上拿奖,这本身就很鼓舞人心。我高兴地看到外国人看我们的电影时,在电影中发现与以往不同的某些东西。也就是说韩国电影现在除了东方的神秘性以外,还有世界的东西。在国际上获奖,或许这也可以看作韩国电影取得的发展。现在韩国电影在亚洲市场盛况空前,我也希望对韩国电影的种种好评不只是局限在亚洲,而是在世界范围内继续它的辉煌。
记者:您在拍电影的时候是否考虑国内外市场?有没有冲着获奖而拍过电影?
金容华:我觉得先得从观众那里得到认可,然后再从电影节上获奖,这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可是绝对不能前后颠倒。我还只是刚出道的导演,但我过去和将来,都不会为了电影节而拍电影,更不会为了拿奖而拍电影。
-大制作影片对韩国市场而言为时尚早
记者:中国电影人士常认为商业和艺术是不好协调的,韩国电影是怎么做到将商业和艺术结合起来的呢?
金容华:我倒不觉得韩国电影将商业和艺术完全结合了,你们所说的艺术是从哪个角度说的
呢?是说电影节里的参展影片吗?那什么是参展影片呢?让观众反省越多的电影越是好电影,越是艺术电影。我个人的观点是,把容易的故事说得很复杂,是件很容易的事情。而把复杂的故事非常简单地描述,这才是艺术。
记者:相比于好莱坞的大投资大制作,韩国电影更以情动人,韩国的文艺片可以说为韩国电影受到世人瞩目立下战功,那么您认为韩国电影今后是否有可能倾向于好莱坞大片这种形式?韩国电影今后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金容华:我认为所谓大投资大制作是在影片的数量达到了相当程度以后才有可能出现的,当然姜帝圭导演的电影(《生死谍变》、《太极旗飘扬》等)是例外。我个人认为以目前的韩国电影市场看,制作巨额投资的大片为时尚早。因为韩国很小,自身的电影市场比美国等国家要小得多。
我个人觉得,如果中国、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能成为一个电影圈,那么制作大片就有可能了。像你所说,韩国电影是忠实于感情的电影,如果真的形成一个大电影圈,市场扩大了、投入增加了,对韩国电影来说那将是如虎添翼,所以现在很多导演都在寻求跨国合作,利用各种资源拍摄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