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本刊评论员/秋风
中国足球需要咸与维新。它要求这个领域中的所有参与者,都抱着合作的态度,进行对话,共同探索新的足球联赛制度、市场监管和发展战略。
任何一方只要没有诚意,或者动作大一点,这条破船就玩完了
中国足球队无缘2006世界杯,揆之以
中国足球队的灰暗历史,还真算不得什么特别丢脸的失败。但是,这次失败发生在足球革命眼看就要被挤压夭折的时刻,却具有了特别的价值。这次失败来得恰到好处。有一句话,足球革命派很克制地没有说出来,但我们这些局外人乐意代他们说出来:中国足球事业已经输到底,到了该真心诚意地进行足球制度革命,到了官民一心咸与维新的最后时刻了。
中国足球需要的是咸与维新,这个领域中的所有参与者,都抱着发愤图强的心态,以合作的精神,探索新的足球联赛制度、足球市场监管制度和国家足球事业的发展战略。毕竟,不管是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足球协会,或者是各俱乐部投资人,都在一条遥遥晃晃的破船上。任何一方只要没有诚意,或者动作大一点,这条破船就玩完了。
可以说革命派具有野心,你也可以对他们追求自己利益时的毫无遮掩表示反感。但不能不承认,他们是积极有诚意的,他们在寻找走出联赛困境的办法。他们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他们也找来国外的专家出主意。
反观革命的对象——掌握着大局的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足球协会,显然缺乏足够的诚意和积极性,也缺乏足够吸引人的解决预案。他们惟一的法宝就是拖。革命者邀请足球协会和体育总局官员参加他们的会议,被再三拒绝。在迫不得已情况下成立的三个改革小组,无异于清末的皇室内阁,关系最为重大的“深化中超改革工作小组”,其中包括体育总局和中国足协各3位官员。而3个小组的领导均是足协的专职副主席。这样的小组,不要说有利害关系的中超俱乐部们不能认同,就是一般旁观者,恐怕也难接受。
要害在于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足协对失去权力的恐惧,而这种恐惧,缘于在发生变化之后,不愿意正视现实,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利益所在。权力是宝贵的,谁都愿意永恒地垄断权力。对于垄断性权力和利益的迷恋,往往会使人失去理智,以为自己能够、甚至理所当然应当垄断权力。基于这种幻想和期望,中国足球协会本能地将一切试图分享它的权力的人都视为敌人,而不是与其分享权力和利益,完成光荣革命。
然而,今天的现实是,俱乐部投资人不愿意再任由足球协会宰割,要求在管理权和利益的分配中获得应有的份额。这样的要求,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合理的。而且,现实地说,不管是财务上还是组织的上的能力,俱乐部投资人完全有能力自行组织联赛,在任何一个方面,他们会比中国足球协更出色。
他们遇到的惟一麻烦,就是市场进入牌照。这也是中国足球协会惟一的筹码。足协之所以享有不成比例的巨大利益,就因只有它从政府那里拿到了组织联赛的特许权。因此,在这次权力与市场的竞技中,舆论多倾向于俱乐部,尽管人们并不喜欢资本家过于张扬的样子。
最关键的是,足球协会也是改革的既得利益者一旦这条破船沉没,足协将会是最大的输家。因此,中国足球协会和管理它的国家体育总局如果足够明智,就应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对投资人作出让步。要咸与维新,处于强势地位的垄断权力者必须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利益的边界。它必须清楚,在这个世界上,期望独享权力、独吞利益是不现实的。
重要的是调整心态,具有妥协的意愿。谈判的时候当然可以显示出强硬的姿态,但作为强者,首先需要面对变化了的现实,放下身段,愿意进行谈判,讨论如何重新分割权力和利益。当年满清王室就是因为始终抱着幻想,始终不愿意调整自己的期望值,妄图保住一切,最终却失去了一切。足球市场是否会重蹈覆辙?
事已至此,而且足球本身又涉及到一定的公共利益,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有理由介入。也许,可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成立调查组,或者委派社会上关心足球事业的贤达人士,组成一个独立调查组,对中国足球事业的现状、改革思路进行深入调查。近两年也没有什么重大比赛,就踏踏实实地改革吧。至于扭捏作态的中国足球改革小组,趁早歇了,它只会让人愤恨,而丝毫无助于发现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