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深圳十一月二十二日电题:从首届深圳文博会看文化创造价值
中新社记者郑小红
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二十二日落下帷幕,五天的会期中所展示的中国文化、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现实令人难忘,更让人感慨的是,当文化及文化产业与市场、与资本接触,它所创造的巨大价值。
中国文人素有“视金钱如粪土”的清高,几乎不存在“文化市场”这样一个概念。而今,文化产品的价值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这使文化也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产业。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化人的“堕落”,相反,市场交易更能让文化作品走出“孤芳自赏”的圈子,体现其自身的价值,能让更广泛的人群所认可,去欣赏。此次文博会正表明,中国的文化产业,正在主动融入市场经济之中。
十一年前,也是在深圳,中国文稿拍卖第一槌敲响,破天荒地让历来羞言金钱的文人开始注重自己的价值,而今天的文博会,则让社会各界都对文化的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
二十二位中国顶级国画大师历经三年创作的旷世之作《和平颂》,在文博会上拍出五千万元人民币的天价,创中国单幅国画拍卖价格之最;文稿拍卖成交六百多万元;由中、加企业合作的深圳华夏旅游城项目投资金额约人民币二百四十八亿元……从书画艺术品到影视改编权,从印刷设计到动漫游戏,从报业出版经营到数字电视,从文艺演出到文化产业基建近七百个文化产业项目,文博会不仅是展示文化产品,更是一场总价值三百多亿元的交易收获。
中国目前的文化消费总量超过一千亿元,到二00五年,中国文化产业的潜在消费能力将达到三千亿元以上。文博会主动搭起一个平台,把中国的文化产业由一种自发的民间状态,引入到一个有序的、有规划的交易市场当中去。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文化企业能够创造出像“索尼”、“环球”、“迪斯尼”这样的世界级文化品牌。文化不仅是精神的,同样也是经济的,有着无穷的市场价值和潜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