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或APEC)成立之初是一个区域性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逐渐演变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在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加强成员间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国际形势因冷战结束而趋向缓和,世界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渐成潮流。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北美自由贸易区已显雏形和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明显上升等背景下,澳大利亚前总理霍克于1989年1月提出召开亚太地区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相互间经济合作的倡议。这一倡议得到美国、加拿大、日本和东盟的积极响应。
1989年11月6日至7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一届部长级会议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这标志着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1991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韩国首都汉城通过了《汉城宣言》,正式确立该组织的宗旨与目标是: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和减少区域贸易壁垒。亚太经合组织的组织机构分为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委员会和专题工作组、秘书处等多个层次。
1991年11月,中国以主权国家身份,中国台北和香港(1997年7月1日起改为“中国香港”)以地区经济名义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到目前为止,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其总人口达25亿,占世界人口的45%;国内生产总值之和超过19万亿美元,占世界的55%;贸易额占世界总量的47%以上。亚太经合组织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历次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第1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日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举行。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最高级别的会议,每年轮流在各成员间举行一次。自1993年以来共举行了11次。
第一次会议:1993年11月20日在美国西雅图举行。会议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经济展望声明》。
第二次会议:1994年11月15日在印尼茂物举行。会议通过的《茂物宣言》确立了在亚太地区实现自由开放的贸易和投资的目标。
第三次会议:1995年11月19日在日本大阪举行。会议制定了旨在实现《茂物宣言》的行动方针,通过了《大阪宣言》和《大阪行动议程》。
第四次会议:1996年11月25日在菲律宾苏比克举行。会议通过了《马尼拉行动计划》、《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从憧憬到行动》及《亚太经合组织经济技术合作原则框架宣言》。
第五次会议:1997年11月25日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会议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将亚太经合组织大家庭联合起来》。
第六次会议:1998年11月18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会议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加强增长的基础》,通过了《走向21世纪的亚太经合组织科技产业合作议程》和《吉隆坡技能开发行动计划》等文件。
第七次会议:1999年9月13日在新西兰奥克兰举行。会议发表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奥克兰挑战》,并批准了《亚太经合组织加强竞争和法规改革的原则》和《妇女融入亚太经合组织框架》等文件。
第八次会议:2000年11月16日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举行。会议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造福社会》和《新经济行动议程》。
第九次会议:2001年10月20日在中国上海举行。会议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上海共识》和《数字亚太经合组织战略》等文件,并发表了《反恐》声明。
第十次会议:2002年10月26日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举行。会议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经济领导人宣言》等文件。
第十一次会议:2003年10月20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领导人宣言》,决定加强伙伴关系,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与便利化,保障民众和社会免受安全威胁,并能从自由开放的贸易中充分受益。(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