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3日电 据《华盛顿观察》周刊报道,美国大选历来是媒体各显神通挖新闻的重要时刻。今年的大选,中文媒体成为媒体大军中一支引人注目的力量。
克里中文专访引起震动
据了解,过去,中文媒体报道一向更多关注选举外围动向,很少能深入候选人竞选总部采访。在这次竞选中,《星岛日报》取得了对克里独家专访的机会。在这篇专访中,克里回答了中美关系﹑两岸问题﹑亚裔在美玻璃天花板等诸多亚裔关心的问题。这篇专访被中英文媒体广泛转载。
据了解,很多中文媒体曾和布什﹑克里竞选总部联络过,但完成对总统候选人的书面采访还是第一次,陈之罡并不认为这次突破完全是他个人的功劳。他认为,他个人的一些人际网络给他的采访带来了便利,但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随着华人移民数量增加,政治人物越来越意识到华人的力量和资源的重要性,因此对华文媒体的重视程度也跟着提高。“而且,今年的选情这样激烈,候选人不放过任何可以争取到选票的机会,这可能也是能完成专访的原因之一。”
陈之罡对《华盛顿观察》周刊说,对大多数华人移民来说,母语媒体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华文媒体应该对自己抱更大的期望,在影响舆论方面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不少人认为,总统候选人在竞选期间对华文媒体缺乏热情,包括对中文记者的接待上。但“这并不能说是对华人不够重视,其实也客观反映了华人对大选的关注程度。”华人的总体数量仍然有限,投票率也一直不高,而且集中在党派明显的州(纽约﹑加州),候选人投入在华人社区的资源因而有限。陈之罡说,“华人是弱势群体,这是个客观事实。”
谈到这篇专访对选情可能带来的影响,陈之罡说,读过报道的人会对克里留下更深印象,可能对选民的最后选择有影响,但能否提高华人的投票率则很难说,而且民意调查也显示,中国政策并不是移民最关心的问题。
大陆媒体纷至沓来
在美国华文媒体增强大选报道力度的同时,大陆的中文媒体也纷纷派出记者来美进行现场报道。在这一波大陆记者中,上海《东方早报》国际部记者刘弋是最早启程的,早在九月她就飞到华盛顿。她说,报社为这一趟采访划播的预算是10万元,据她所知,在上海还有好几家媒体打算或已经派记者赴美采访大选。
尽管大陆媒体这几年发展很快,但有力量在美国派长驻记者的还不多。刘弋说,大陆读者对国际新闻的需求量很大,而国际新闻也是最开放的,记者有更大的空间可以发挥。美国大选这么大的新闻,只靠外电获取信息难免缺乏现场感,因此报社决定投入更多的资源来报道。
刘弋说,美国大选热热闹闹,但牵涉中国的话题这次很少,她赴美的主要目的也是围绕中国话题来采访大选。“外包﹑纺织品争端都是中国很关注的问题,但在大选中却很少提及。”刘弋说。
《财经》杂志特派记者楼夷经过这次大选采访对现场报道有了一番新见解。“现场感还是很重要的,但也不是没有我就不行了。”她说。
以总统辩论为例,她在看完现场转播后完成了一篇大选观察稿件。她说,美国的资讯非常发达,主要媒体都会转播大选辩论现场,辩论内容很快就会在互联网上刊出,其实在国内也可以写。
“体会辩论的最好现场应该在酒吧,和美国人一边喝酒看辩论,一边了解他们的想法,否则和在国内写就没有区别了。”她认为,国内记者可以利用更多资讯加强国际报道,这一点让她感触很深。
上海东方卫视的主持人袁鸣为了大选报道特意在选举日前赶到华盛顿。“非常有意思。”袁鸣很高兴能走入投票站看到最真实的情况,听到美国选民最真实的想法。只是紧张的工作流程让她非常忙碌,看来大选日的夜晚要干个通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