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此文版权属《国际先驱导报》,任何媒体若需转载,务必经该报许可)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作者:晓雅) 根据中国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到2006年底,中国将全面开放国内银行市场,外资银行机构在中国市场上将享受国民待遇。虽然有关方面预计,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国内市场的规模和自由度将可能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但众多中国国内银行的股份制改造和预期上市却给急于进入中国市场、借助国内银行已据有资源的外资银行提供了机遇。
在这个背景下,国际金融资本听到了中国建设银行对外商积极购买其上市股份的大声呼吁。呼吁的效果如何尚不得而知,但10月11日法国《回声报》的报道可能比较真切地反映了多数外资金融机构对入股国内银行的态度:“外商投资中国的银行态度很谨慎,他们看好中国的‘二流’银行”,“中国已有11家‘二流’银行实行股份制,其中,包含有外国资本的已有4家”,“‘二流’银行没有巨额的可疑债权,管理规章也比较明确”。
近期,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先后已经实现股份制改造的重要步骤——银行股份制有限公司。但国有银行股份制招标却受到外资银行观望乃至抵制。外资为何不愿为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埋单呢?
大而不强是症结
从2004年全球1000家大银行的排名看,虽然我国有16家银行入围1000家,但从银行关键数据(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资产比例)看,我国银行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随着巴塞尔新资本框架协议的出台,国际银行业的规范、健全逐渐强化,而我国与世界大银行的差异显而易见,只能推迟实施新资本协议。
我国国有银行虽然排名先于股份制银行,但资本充足率或不良资产状况却弱于股份制银行——这明确体现了两种类型银行的质量差异。外资关注或有兴趣参股交通银行和民生银行,以及外资踊跃参股我国地方城市商业银行,这些事实说明了两类银行的市场前景。
外资看好中国金融市场,但并非看好中国金融企业。在这一点上,中国金融企业和中国其他行业的企业有类似际遇。据称,瑞银华宝QFII基金经理对我国市场和企业的考察结果是:中国是“世界工厂”,却没有多少企业能存活五年、十年以上。很多企业在三五年的繁荣期后就透支倒下,其他企业再接着跟进。基金经理对这些被描绘为龙头、航母的企业一年就只有区区百万、千万的利润相当不解,而“香港一些高级基金经理一年的奖金就达3000万美金”。
上述问题的核心在于机制。国内股份制银行的人才机制、竞争机制、效率机制形成吸引力,国有银行人才流失到股份制银行状况较为突出,而我国银行人才流失到外资银行更突出,其中不少外资在华金融机构高管都来自中国的银行。
寻市场效率,摆脱政策依赖
中行、建行股份制公司挂牌之后,国内外关注的焦点突出表现在外资银行是否购买国有银行股份的问题上。社会关注上市股票价值,机构关注股份风险。这看似一个简单的投资战略与策略问题,实际上是对国有银行改造的质疑与信心问题。
国有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无论规模或市场份额似乎远领先于我国股份制银行,而在当今国际银行体系求大、求扩张和求发展的趋势下,外资银行本应没有理由拒绝对国有银行埋单。外资出现疑虑的重要原因是国有银行的效率问题。这其中包括盈利效率,它是银行自身发展战略和策略主导的利润增长,还是因国家主导、政策优惠乃至国有保护下的市场份额“优势”?问题的答案在我国市场经济理念、效应以及与国际接轨加快中显得格外重要。然而,尽管国有银行在进行市场化的改造或治理,但无论从政策倾斜,或市场方式手段,或者经营理念或策略上似乎还具有强烈的行政、官僚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