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中国人民银行将一年期存款与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厘。就在上周三国家统计局公布,9月份消费物价指数比8月下降0.1个百分点至5.2%,反映通胀压力稍为纾缓之际,今次加息有点出人意表。看来,人民银行加息是希望透过市场手段,推进利率市场化,藉此反映资金的真正需求,以巩固今次宏观调控所取得的成果。
从过热的房地产投资一项看,由于通胀造成实质利率偏低,资金“便宜”,一旦宏调的行政约束放松,房地产的投资热潮可能会卷土重来,并带动钢材、水泥等价格上升,今年中段房地产和钢材价格一度上扬,就说明这一点。
事实上,当资金的成本──利率不能反映资金的稀缺程度,不能反映资金的真正供求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宏调取得初步成果,效果会很快因为缺乏价格信号的配套而无以为继,甚至无法巩固取得的成果。
今次中国推行宏调,主要是采用行政手段。但当宏调取得成效后,宏调手段向市场化的调节方式转变,是较健康的做法。照目前情况看,人民银行通过利率的调整、放宽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即把利率市场化和放松利率管制等手段,来巩固得来不易的宏调成果。
另一方面,当美国今年两度加息后,美元和人民币的息差已有所收窄,减少了投机性的资本流入,但很清楚,美元已正式进入加息周期,从人民币和美元挂钩互动的情况看,人民币利率有上升压力,也是必然的趋势。因此,人民银行今次加息,虽然表面“事出突然”,但其实也有实际的经济动因,而且是将宏调从行政干预,配套到“市场化”的策略性手段。(香港明报10月29日社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