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中国央行九年来首次加息 港澳媒体分析两大意义

2004年10月29日 08:37

  中新网10月29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由今天起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0.27%,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港澳媒体对此十分关注,纷纷刊载评论。

  香港《文汇报》的社评文章称,这是中国九年来首度加息,选择目前时机,可巩固宏观调控成果,增加居民利息收入,抑制资金体外循环和房地产泡沫,降低金融风险。这次加息,也标志着中国将更加依靠经济手段代替行政手段调节经济,有利中国经济进一步市场化。

  文章同时指出,内地宏调见效和九年来首度加息,对香港影响巨大。对于在内地设厂并在当地借款的部分港商,利息支出势必逐渐增加。虽然此次加息温和,暂时影响不大,但港商须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以应付中国进入加息周期后借贷成本的增加。

  《香港商报》今日的社论文章称,中国人民银行加息这一金融举措有两个目的:一是向市场发出警示信号;二是正式激活利率市场化改革。

  文章认为,就加息来看,虽是九年来的首次,但加息幅度仍十分温和,属一次轻微的紧缩银根措施,可以预期,对实际经济生活的影响将十分有限。应该说,此次加息紧缩银根的行为对市场的警示作用大于其作为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加息幅度如此温和,主要是基于对中国经济大势的考虑。

  文章还指出,此次中国人民银行的金融举措,最主要的意义还不在于微幅加息,而在于破天荒地松动了利率管制。

  《澳门日报》也发表评论文章称,中国近十年来首度加息,对于这个历史转折点,经济学家们难免要赋予其阶段性意义。

  首先是经济走向逆转的阶段性意义。十年前的加息行动,正值宏观调控接近尾声,十年后的首度加息,是另一波宏观调控的开始,体现了加息的阶段性意义。

  另一个阶段性意义,加息意味着央行市场化调控手段正式激活。正如人民银行的官方说法,本轮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继续向预期的调控方向发展。前期的行动是法律手段加行政手段,如加强土地使用管理,撤销违规的土地使用审批,抑制投资项目和产品价格等。

  文章还谈到,长远而言,中国最终要走向更全面的市场经济,未来调节经济的手段同样要从法律和行政过渡到市场。现阶段开始,政府要多激活市场手段,并不断完善调节机制,才能使市场化的手段更成熟、更见效。

:站内检索:
关健词1:
关健词2:
标  题: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