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滚动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假如中国没有宏观调控

2004年10月27日 13:48

  最近,听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做报告。他的很多观点我都赞成并深有同感,但有一句话却令人实难苟同,就是“市场经济应该由市场来调节,搞什么宏观调控?”准确说,对这句话的前半句“市场经济由市场来调节”,我也是持赞成态度的。但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不是对立关系,许多发达国家也并非没有调控。比如运用降息、升息等金融手段对经济生活施加影响,如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十几次降息,不是调控又是什么?

  其实,这位专家的观点目前很有代表性。尽管中央早有定论——宏观调控在年中时作用已初步显现,要坚持宏观调控不放松。但自下半年以来,对宏观调控的不同见解始终不绝于耳,该不该调控,调控是否适时、适度、有效,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各方面见仁见智,看法不一。但我们不妨设想,如果没有宏观调控,那么——

  滥占耕地的现象将愈演愈烈,粮食问题将进一步影响社会稳定。国土资源部统计,2003年全国占用耕地就达3800万亩,致使全国现有耕地面积比1997年全国农业普查时减少了1亿亩。在世界粮食储存低于安全标准、粮价不断上涨的大背景下,国内粮食播种面积逐年递减、粮食减产,食品及相关产品价格持续上升。不看好土地这道闸门,行吗?

  低水平重复建设将愈演愈烈,结构失衡将进一步影响投资效益。中国钢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但劣质钢大量生产、优质钢材大量进口,急功近利和眼前利益导致短期行为,40年前“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景象又在一些地区再现。重复投资和盲目投资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总量不断扩张,投资率居高不下。不调整结构,行吗?

  资源的过度消耗将愈演愈烈,能源短缺将进一步影响经济的良性发展。世界原油价格升至前所未有的高位,中国的石油消耗和进口依存度却持续高速上升。水、原煤、木材(森林)、许多重要金属,储藏率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消耗率大大高于平均标准。而一段时间以来新上的项目有许多是高耗能行业或产品。不考虑投入的成本,行吗?

  物价的持续上涨将愈演愈烈,价格因素将进一步影响百姓日常生活。最近,有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讨论升息的问题。大家都是从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考虑,但惟独没有考虑升息的一个根本作用是弥补百姓因存款利息低于物价上涨幅度而造成的损失。尽管价格变化主要是结构因素所至,但这种结构与多数人的消费结构并不相悖。物价持续上涨对很多人生活产生影响是不争的事实。不从源头加以控制,行吗?

  还有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特别是国有经济还在一些行业、领域扮演重要角色,地方和部门行政领导由上一级党组织考察提名,人大或政府任命。所谓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就是为了自认为的政绩、形象而作出违背经济规律的事情。最典型的就是许多城镇频频修建超过全部城市人口规模的广场。而宏观调控就是要运用政府可以运用的手段如财政、信贷、土地等,将经济活动纳入符合经济规律的轨道。调控本不是要“一刀切”,但以往常常在不得已形成一定程度“一刀切”的情况下才得以奏效。本次调控的几项重要措施本是在呼之欲出的背景下出台的。要使调控措施在成效初步显现的形势下继续向既定目标推进、而不发生大的反复,一方面有赖于合理政策措施的进一步跟进;另一方面有赖于各地区和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大局和长远着眼,正确理解和执行政策,而不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否则,我们的经济发展永远走不出一控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

  (稿件来源:《学习时报》,作者:潘璠)

 
编辑:闻育旻】



  打印稿件
 
:站内检索:
关健词1:
关健词2:
标  题: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