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产经资讯 |专 稿 |出 版 |广告服务|演出信息| 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院士直言国内高等教育弊病:“博士不博大学不大”

2004年10月25日 10:20

  中新网10月25日电“博士不博,大学不大”,21日在河海大学开幕的首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河海大学博导汪集旸就“博士生培养与创新”对当前中国博士培养作出了上述评价,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国内高等教育正步入误区。

  新华日报报道,汪集旸说,中国博士生在校人数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德国。但同时按现有招生、教育制度选拔和培养出来的博士生质量也开始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质疑。博士们照抄照搬书本知识、遇到实际问题不懂如何解决,在用人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已经远不如刚刚毕业的本科生,“呆博士”、“傻硕士”已经成了一些高学历者的自我解嘲。

  他说,现在一些博士论文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对研究课题往往只能在外围夸夸其谈,接触不到问题实质,更难提出解决办法;有的文字基本功还不过关,在写作时“惨不忍睹”、“错误百出”,在论文的英文摘要翻译中,各种语法、拼写错误更是家常便饭。

  汪集旸指出,“博士不博”,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解放前中国实行英美通才教育,学生的基础都比较扎实,后来中国开始沿用苏联模式,对专业的限定都比较窄,甚至到了“钻牛角尖”的程度。他在苏联留学时,4年学了37门课,从齿轮到螺丝钉全都学了一遍,但是后来在工作中却没有什么用。而英美教育的宽口径却可以市场的需要,及时调整将来的就业方向。另外,这两年扩招后,高校师资严重短缺,一个导师同时带三四十个博士、硕士是很常见的事,所以大部分时候博士处于“放羊”状态,指望学到什么呢?

  他认为,对于中国的博士生培养,应该是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相结合,把基础打好,一开始不要对学生在专业上过多设限,才能让学生逐步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将来在学业上有一定造诣。

  另外,近年来的院校合并、学科调整使得“大学不大”。许多原来非常有实力的院系被迁到外地,使大学文化辐射、组合集群的功能大大减弱。还有一种情况是学校为了求“大”,把别的地方的理工农医学院全部凑到一起,有的大学动辄五六万人,校长根本没法管,实际上还是由原来院长各管一摊,在管理和文化上难以充分融合,并没有显出“大”的效益。(吴昌红)

 
编辑:赵莉】
:::相 关 报 道:::
·博导痛陈博士论文五大弊端 学者吁抵制钱学交易 (2004-10-18)
·武汉大学首创中国高校副教授可做博士生导师制 (2004-10-14)
·不给“天价”给项目 浙江企业招收博士后出新招 (2004-10-13)
·“甘德怀事件”引争议 中国博士招考制度困境凸显 (2004-08-02)
·沪上白领年均收入4万7全国第一 博士挣不过硕士 (2004-08-02)



  打印稿件
 
:站内检索:
关健词1:
关健词2:
标  题: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