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价格不断攀升,昨日油价又再重上五十五美元一桶的高水平。香港不是工业化城市,对石油敏感度不算高,但如果情况持续,极有可能对中国经济增长构成障碍,届时香港必受波及。
港人一向对于石油问题较少关注,所以未必有留意本月中俄国总统访北京的行程,此行最令人关注的,是两国政府就能源供应会否达成协议。
对于中国来说,能源供应问题正在受到空前的重视。一方面,中国石油消耗量随着经济增长而急剧扩大,在今明两年可能占全球新增石油需求的三成﹔另一方面,全球石油价格持续攀升,犹如脱缰野马,不排除可能爆发一场全球性新的石油危机。在这个大前提下,胡温接班后,新一届中国领导人每次出访,洽谈石油合作通常列入核心议程,而中国能源博弈的一举一动,均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中国能源问题实际上已经逾越国际贸易,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国际性政治问题。
对于俄罗斯来说,国内经济复苏在很大程度上均依赖于石油出口战略,因此至少要维持两个以上的石油出海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失去了一些重要的石油出海口,位于波罗的海的石油外运港口划归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在黑海的重要油港划归乌克兰。为此,俄每年借道出口石油不仅要支付钜额过境费,还要受人左右,各种纠纷不断。美国出兵伊拉克,不但打破了俄国控制中东石油的战略企图,而且北约东扩,封死了俄罗斯的西面石油出口路线。俄罗斯石油出口重心东移,中日韩三国也展开了对俄石油的“多角恋”。
令人遗憾的是,中俄从一九九四年就开始的油管兴建方案,好事多磨。前期是中国倾力于上马三峡水库,错过趁俄罗斯困难而斩获的大好时机。到了后期,日本横刀夺爱,俄罗斯借机漫天要价,日本仍难成好事。早前总理温家宝访俄和普京访华,似乎都没有明确落实油管方案。
中日俄石油“三角恋”开花不结果,环保牌背后显然包含着地缘政治和经济的深层动机。近期国际油市火爆,欧洲又否决对华军售,中国处境略显被动。普京自然借机索取高回报。中国既需要解决长期的石油供应问题,又暂时还没有足够实力与国际油霸同台角力,因此借助俄石油资源,应抱理性预期。
目前中国要求解决石油难题,不外乎开源节流。温家宝早前在访问越南时透露,中国目前已着手建立国家的石油储备,并将采取大力节约能源、充分利用煤炭资源和其它能源等措施,来应对国际油价上扬的影响。
如果中国要以节约能源作为面对高油价的主要对策,必然会对未来的经济增长构成制约,其中特别是消费活动,最有可能面对能源紧缩影响。(香港星岛日报10月22日社评;原标题:高油价冲击不能低估;<转载时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