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月二十一日电(记者于晶波)年底前,北京将新建二十余个应急避难场所。目前,该市正制定《北京市城八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发展规划》,并酝酿为应对突发事件立法。
上述消息是北京市副市长陆昊今天在向该市人大常委会做报告时透露的。
据了解,北京位于大陆华北燕山地震带的中部地段,地震活动强度大、频度高,是中国大陆地区主要的强震区和多震区之一。基于此,在全市范围内、特别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区推广应急避险场地建设已势在必行。
据陆昊介绍,北京将增加应急避难场所数量,并尽量做到分布均匀。
去年,北京在元大都遗址公园已建成了首个应急避难所。据此间媒体的报道,根据北京城八区现状及人口分布,在未来几年内,预计要建一千多个市级应急避难场所。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市现有可利用作为避难场所用地的总规模为五千三百余公顷,其中城区内的一百四十余处公园可做应急避难之用。
陆昊今天还表示,北京正着手为应对突发事件立法,还将开展城市危险源和应急资源分布现状的调查,加快相关数据库与电子地图建设,统一制定全市的电子地图,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