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月二十日电题:大型会展扎堆 专家呼吁注重实效
中新社记者刘育英
最近几天的广州像过节一样,相继迎来了几个规格颇高的大型展览。首先是十五日的广交会,其次是十八日举行的首届全国中小企业博览会,与此同时还有一个规模稍小的纺织展。就在广交会的前后几天,距离不远的深圳召开了高交会,东莞也举办了已经五届的电博会,一时间,展会成了当地最热门的词汇。
按历史来算,广交会具有最长的历史,今秋已是第九十六届,它最大的优势就是采购商资源,广州发展研究院会展产业研究所所长刘松萍认为,几个展会选择在广交会同期举办就是看中了广交会的采购商资源。
同时,这几个展会也进行了差异化定位,如广交会是综合性展会,为出口服务,注重贸易、订货效果,中小企业博览会主要是为中小企业搭建服务平台,注重外贸和内贸,而高交会是高新技术领域的行业发展的展示,电博会也注重其专业性。
对于国内外参展商和采购商而言,参加一个会的间隙可以去其他展览,也是一件经济实惠的事情,这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餐饮、住宿和旅游业,数据显示,酒店在每年两度的广交会期间的营业额占全年营业额的百分之三十到四十。
但是,对一个城市来说,过多的游客会造成接待压力。据记者了解,广州市酒店的房价目前平均涨价三倍以上,四星级酒店六百元的房价已经涨到了二千来块钱。不少参展商、采购商抱怨这次广州之行的成本高了些。道路交通在广交会期间也拥挤了不少,除了公交车例行取消某些站点,出租车和普通百姓也有感觉,平时不会堵车的某些路段,在广交会期间变成了拥堵路段。好在距广州车程仅一个来小时的东莞,有几十家星级酒店,接待设施相当好,缓解了广州市的接待压力。有些客商晚上住东莞,白天看展会,住宿宿费仅为住广州的几分之一。
刘松萍说,广州的这种办展模式几乎是不可复制的,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同时办几个展会看似实现了资源共享,但实际相当影响客商对当地软环境以及展会本身的评价。尽管广州具备相当好的办展软环境,但专家也认为,展会不能无休止的增加,但作为朝阳产业的会展经济在中国刚刚兴起,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局面。在广州,比较大的家具博览会一年就有四五场,服装展览会也有好几场,今年三月,广州市两个广告展在两天之内相继开幕,这已经形成了恶性竞争。据了解,展会无序的状态在全国已是普遍现象。
在许多国家,展会间的竞争由专门的行业组织来协调,同一地区、同一类型的展会必须间隔六个月,因此几乎看不到展会撞车的情况。
但在中国,由于展会业兴起不久,还没有成立相应的行业组织,贸促会、商务部、发改委都有自己的展会。刘松萍认为,应该出台相关的统一的规章制度,设立相应的展会行业组织,完善展会市场。
对于展会组织者,要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不断调整定位和营销手段,不仅要重视参展商,也要重视专业买家,这才是吸引参展商的真正财富。有专家认为,促进展会市场化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政府淡出展会市场,让市场来淘汰不符合市场需求的展览。但目前,中国几乎所有的展览都由相关部委主办,很多参展商参展并不是出于本身的需求,因而参展的收获并不大,这也影响了展会本身的诚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