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产经资讯 |专 稿 |出 版 |广告服务|演出信息| 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中新记者专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谁为北京马拉松选手猝死埋单?

2004年10月18日 19:24

  中新社北京十月十八日电 题:谁为北京马拉松选手猝死埋单?

  中新社记者于晶波

  没有人会相信,一项以全民健身为目的的马拉松长跑比赛竟成了两名参赛选手的生命终结路。在新一周开始之时,一桩“意外事件”迅速成为京城民众的谈论焦点:一老一少两选手在马拉松比赛时猝死,谁该为这个不应发生的悲剧埋单?

  一年一度的北京国际马拉松赛,已被官方赋予了与国际接轨的特殊意义,而这项活动自一九八一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了二十四届,不可谓不日臻成熟。然而,就是这样一项已举办了多年的体育盛事,却发生了两人猝死比赛途中的意外事件,从目前已披露的一些细节中我们对整个事件原委可略见一斑。

  毋庸置疑的是,对于最挑战生理极限的马拉松运动来说,并非每位市民都适宜参加,过分强调参与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据此间媒体的分析,两名猝死选手可能由于潜在疾病导致。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是,选手赛前是否需要通过详细身体检查再来参加如此高强度的比赛。

  可以假设的话,如果有关部门赛前能对选手进行筛选检查,并对这项运动的潜在风险予以告知,而不是一味追求全民参与的体育繁荣,帮助一些身体条件不适合参赛的选手及时规避风险,无疑将会减少类似悲剧事件,而此举亦是对选手健康负责的表现。

  此外,对于高强度比赛中随时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准备充足的医疗救护设备无疑是必要的。据此间媒体报道,一名猝死者是在其同学拨打了一二0急救电话后才被送往医院的,如大赛救护车或救护人员能及时跟随发现这名选手的异常情况,并立即施以援手,结局可能便会完全不同。

  值得深思的是,组织者的失查或失职将会给选手带来巨大的不便甚或健康的代价。掌握基本运动常识的人都知道,对于全程四十余公里的马拉松长跑来说,选手在比赛过程中适时补充水分尤为重要。但一些参赛选手发现,赛程二十二公里处以后就无水可喝,主办方一名工作人员亦表示,比赛五个小时后就不设供水点。

  除供水不足外,此次比赛还有其他组织环节值得推敲。一个由两万人参加的大赛,如果组织工作失于周密、疏于考虑将是致命的。

  对于一个已举办了二十四届的成熟赛事来说,发生这样的意外事件值得反思;而对于一个四年后即将举办奥运会的城市来说,这桩意外事件更需反复咀嚼和思量。

  四年之后,北京奥运会的规模、复杂程度及需要考虑的环节将远超过此次马拉松比赛,如何在四年之后不出类似不测或意外,将是有关部门的重要课题。不过,四年之中,这座城市还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可以把握,毕竟,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才是我们所最希望看到的结局。

 
编辑:闻育旻】
:::相 关 报 道:::
·北京马拉松赛首次出现选手猝死 组委会解释 (2004-10-18)
·北交大学生昨马拉松途中猝死 校方正进行善后 (2004-10-18)
·北京马拉松赛两人猝死 其中包括一名北京交大学生 (2004-10-18)



  打印稿件
 
:站内检索:
关健词1:
关健词2:
标  题: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