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18日电 《人民日报》今天撰文,详细分析了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企业500强的具体差距。
文章指出,2004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企业500强相比较,资产规模仅为后者的5.61%,营业收入为7.3%,利润为5.22%,人均营业收入、人均利润额和人均资产,分别只相当于世界企业500强同一指标的16.23%、11.62%和12.46%。
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企业500强的差距,不单是量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在企业素质、经营能力和竞争力上的差距。
中国与发达国家在技术创新和研发能力上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为:
一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形成过度的对外技术依赖。电信设备、汽车等产业相继落入了“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和“能力弱—依赖—越依赖—能力越弱”的双重怪圈;
二是企业研发投入偏低。2003年全国被调查的重点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1.0%,远未达到国家规定的3%—5%的水平;
三是专利意识淡薄,申请和保护力度不够。
此外,在国际化程度上,两个“500强”也相差甚远。世界500强的董事会中,成员40%以上是外国人,高级管理层也多由多国人士组成,美国、日本、欧洲跨国公司具有国外工作经历的企业经理比重分别达到32%、19%和47%。
反观中国,几乎没有企业达到上述相应标准。
另外,在中国500强中,垄断行业的企业仍占主导地位,而世界企业500强排头兵都是竞争性行业的企业。
这一现象说明中国大企业的发展壮大依赖政府力量的惯性作用还在持续,这与主要靠市场打造的世界企业500强排头兵在整体素质上有明显差距。
导致中国企业500强与世界企业500强差距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是体制、机制方面的差距。在2004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比重高达72%,其中中央所属的189家大型企业中就有50多家入围。这些大型国有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还未完全建立,部分大企业改制的法律形态也不够明确,还有一部分国企经营机制不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新形势;受行政隶属关系等体制和政策的牵制,企业的购并重组比较困难;企业重组和资产结构调整还存在不同的障碍。(陈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