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18日电 新京报消息,在昨日进行的2004全日空北京国际马拉松赛跑中,据参与救护工作的人员讲,共计有13名参赛运动员途中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其中两男子猝死。一死者为北京交通大学学生。
据随队的120救护人员张医生称,昨日上午11时左右,在比赛现场17公里处,一名20岁的运动员突然倒地,急救医生现场进行施救后,随即送往附近的海淀医院进行进一步抢救。他讲,该名男子为北京交大学生。昨晚在北京交大红果园论坛上,有同学发帖称该学生经抢救无效不幸身亡。身亡学生为该校机电学院2003级08班刘红斌同学。
一被送往安贞医院的男子也因抢救无效身亡。死者生前是供电局的职工,已经退休。死者弟弟称,哥哥平时喜欢锻炼,身体从未出现过异常现象。
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比赛过程中,约有400人因韧带拉伤被治疗。
现场:北京交大一学生猝死马拉松
救护人员紧急抢救北京交大学生
昨天上午11时许,在比赛现场17公里处,一北京交大学生突然倒地。救护人员张医生讲,“我们到达现场时,孩子已经不行了。”张医生说,该运动员的脸色发紫,瞳孔散大。急救医生当场对该学生进行了施救,开放静脉通道,做心肺复苏和服用强心药,并随后送往附近的海淀医院进行抢救,之后证实该男子因抢救无效身亡。
清华一女生被送进医院重症监护室
随队救护人员张医生说,刚把北京交大学生送医院不久,清华大学一名女学生在马拉松赛场19公里处休克,身体一半躺在人行道上,一半躺在马路牙子上。张医生和同事赶到现场时,这位女学生口吐白沫、四肢冰凉,整个人已经神志不清。医生随即给她进行了吸氧等抗休克治疗,之后被送往海淀医院。
记者下午来到海淀医院时,该院门诊大楼前站了不少面色沉重的大学生。急诊室的一位女大夫说,海淀医院总共紧急救护了4名参加马拉松长跑的运动员。其中清华大学女生抢救后送进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
五人被送往安贞医院抢救
下午2时左右,长跑运动员陆续到达终点。就在这时,距终点约100米处又一名运动员倒地。现场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这位运动员刚跑进奥体西门,突然倒地后,鼻孔开始流血。等医务人员上前抢救时,这名男子的心、肺、脑都已经没有了反射。急救车随即把该男子送到安贞医院进行抢救,随后证实该男子抢救无效身亡。
据悉,安贞医院此次共紧急救护了5名参加马拉松长跑的运动员,另外4人无生命危险。
-校方
北京交大就此事上报教育部
北京交大学生猝死后,北京交大红果园论坛发了题目为《我校一名学生在北京马拉松比赛中猝死》的帖子,猝死学生为该校机电学院2003级08班刘红斌同学(男,江苏连云港人,20岁)。
学生以跟帖的形式悼念这位死在马拉松途中的学生。截至昨天晚上12时,该帖一直居该站“今日十大话题”首位。
据悉,该校已召开各学院负责人紧急会议,着手处理相关事宜,并已将上述情况及时电话报告了教育部、北京市教工委和市教委。
-家属
妻子还不知丈夫身亡
昨晚7点左右,记者来到安贞医院急救室门口,此前,另一名马拉松选手在该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近十名死者家属一脸凝重地围在急救室,其中,一名男子低着头,慢慢地吐出一句话,“5点多我到这里时……只见到了哥哥的尸体。”
“请不要公布我哥哥的名字,好吗?”昨天晚上,这名自称死者弟弟的男子说,“已经死了一个,不要再出人命了,现在嫂子还不知道这事,只知道我哥被送到医院,我们现在还不知道该怎么告诉她,怕她受不了。”现在死者的儿子正从外地赶回来,而对于死者参加马拉松的事,家属表示此前并不清楚。
死者家属称,死者生前是供电局的职员,已经退休。死者弟弟说,在他的印象里,他的哥哥平时喜欢锻炼,身体一直挺好的,从没有过异常现象。对于他的死因,他们目前还不太清楚。
-分析
疑潜在疾病导致猝死
丰台医院心脏内科主治大夫仲先生说,马拉松本身不会导致死亡,大都是由于潜在的疾病所致,因此在参加比赛前详细检查身体是必要的。
仲大夫说,有些人平时不太注意高血压、心脏病等病,但一旦剧烈运动,特别是超过极限时就可能诱发。而有的先天性心脏病在生前发现不了,只有通过死后尸检才能被发现。
此次马拉松比赛中去世的人,他建议应该从其职业以及运动前饮食的情况等多方面去研究死因。除了先天性的心脏病等,还应该注意运动中有否喝饮料,因为体液环境改变,也可能诱发猝死。
-提醒
马拉松比赛对于参赛者有很高的要求,马拉松运动员不仅需要良好的心肺功能,更需要多年训练的积累。
丰台医院心脏内科主治大夫仲先生说,下列人不宜参加马拉松比赛:
(一)未经系统训练者,不得参加比赛。
(二)如果在做轻微活动时感到胸部中等程度疼痛和严重冠状动脉病(心绞痛)的人。
(三)近期内犯过心脏病的人。
(四)患风湿性心脏病的人和先天性心脏病的人,特别是运动中脸色发白发青的人。
(五)有高血压或其他心脏病、心肌炎的人。
(六)严重心律不齐者。
(七)糖尿病人。
(八)吃了降压药血压仍超过180/110毫米汞柱者。
(九)过于肥胖者。
(十)年龄过大者。(刘建宏 陶春 佟嘉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