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上海网10月9日电 “建设北国浦东、实现两岸繁荣”,哈尔滨松花江北岸的松北区新规划出台之初,便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然而哈尔滨松北开发投资公司总经理曲维嵩却有点闷闷不乐,虽说拿下了新区江湾分区的市政建设项目,但与多家银行都谈妥的贷款资金却迟迟不到位。没想到去年11月的一个电话,半个月内就让曲维嵩拿到了1亿元的贷款,更令他想不到的是打这个电话的是上海的浦东发展银行。
据文汇报报道,“银行主动和我们联系,又如此快速地将资金到位,这的确让我有点意外。上海是国际性的金融中心,上海的银行的服务理念和效率让人佩服。”曲维嵩这样评价刚刚开业的浦发银行哈尔滨分行。虽说今年8月份才正式开业,但哈尔滨分行在去年就已经在边筹建边进行市场调研了。“在上海考察了一段时间,浦发银行的高效率工作让我们压力很大。
回到哈尔滨,我们还要保持这样的高效率。我们主动寻找了6个项目,通过总行直接发放贷款,现在看来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哈尔滨分行行长姜韬告诉记者。
中美合资民营企业哈尔滨泰富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不久的电机生产企业,由于大部分资金投入了生产,流动资金周转出现了困难。泰富公司找到浦发银行,第二天浦发就派人上门服务,了解了企业的发展情况和财务状况以后,5天内就为其办理好了2000万的贷款和1000万的票据。如此快速的办事效率,让公司总经理杨天夫颇感意外。“我找过许多家银行,但大都不愿给我们这样刚成立的民营企业贷款。可找到浦发后,一周内贷款就全部到位。”
开业一个月,浦发银行哈尔滨分行就吸纳存款14亿元,发放贷款10亿元,可谓是创造了东北地区银行业的“奇迹”。在当地,浦发银行的快速发展被人称之为“上海速度”。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用浦发银行哈尔滨分行副行长王刚的话来说,就是“乘东北振兴之风,用上海经验之长”得来的。
2003年10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国家正式拉开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序幕。与此同时,许多上海企业也把目光瞄准了东北这块曾经创造出巨大辉煌的黑土地上。作为一家地方股份制银行,浦发银行始终将积极发展其全国布局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国家振兴东北的战略、黑龙江省政府的热情邀请、上海市政府的鼓励引导,加上东北地区未来发展的巨大前景,让我们对在哈尔滨设立分行的前景充满信心。”浦发银行网点建设部总经理刘丽君告诉记者。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社会参与”,上海国内合作交流的新机制赋予了融入全国、服务全国更丰富的内涵。上海市人民政府驻哈尔滨办事处作为上海驻东北的窗口,未雨绸缪,强化服务意识,针对上海与东北的人才、资源、产品、市场的互补优势,着力搭建“服务平台”,直接促成了10多项经济合作项目。同时积极通过调研,以上海驻东北三省的企业联谊会为载体,构筑起企业间相互交流、合作的平台,为上海企业投身振兴东北创造了条件。
融入全国服务全国
融入全国、服务全国,加强国内合作交流是上海历届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的方针。这个方针不但贯穿于上海改革开放的全过程,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细化、深化,进而成为上海建设发展的重要战略。
早在1998年,上海市政府就推出《关于进一步服务全国扩大对内开放的政策意见》,称为“24条”,核心内容是“拆除围墙、敞开通道”,使各地企业充分利用上海优势条件,共享发展机遇。进入2001年,为推动上海与西部地区的合作交流,市政府适时颁布了《上海市服务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意见》的“17条”,进一步完善“24条”,提升上海服务全国的功能。
2004年3月,上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服务全国加强上海国内合作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的“15条”,这是在历经6年后,上海实施的第四个加强区域交流合作的专题性文件,把融入全国、服务全国提升为一个全局性的战略方针。(刘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