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是天堂,是地狱,还是见证生命与信仰的圣地?因为,可可西里的故事难以诉说,只有真正走过的人才能体会!”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感受,昨天《可可西里》首映式的导演陆川与记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看完电影就能感受到那种心灵的震撼”。虽然,《寻枪》是陆川的电影处女作,但是拍《可可西里》的计划早在《寻枪》之前。姜文在与陆川合作完《寻枪》之后曾说,处女作好并不能说明一个导演的水平,他的第二部、第三部作品才是他真实的水平。而《可可西里》就是陆川证明自己的好机会。
题材:能够让自己燃烧的东西
可可西里位于青藏高原的心腹之地,是中国境内一块未被开发的处子之地。这里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人类无法生存,它是被排在世界第三位、中国第一位的无人区,陆川的《可可西里》剧组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度过了120多天的拍摄生活。
昨日导演陆川对记者说,可可西里触动他想拍成电影的神经是在几年前,当时他是从《南方周末》上看到了一个整版的文章,关于可可西里和藏羚羊的,当时他就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题材。从那以后,他就开始关注可可西里,关注藏羚羊。
陆川第一次踏上可可西里这片土地是在2002年,当时他是在看景,但是当他和巡山队员在一起时,他们荷枪实弹的架势吓了他一大跳,他没想到这里的情况会这么严峻。在大约10天的时间里,他几乎都是在车上过夜,当他感觉自己已经蔫了的时候,他发现巡山队员们仍像石头一样站在那里,他的心又一次受到了震撼,这更坚定了他拍摄这部电影的决心。陆川坦陈,他其实也没想传递什么,因为他们拍片子不是想给谁上一课,他们只想拍一些能让自己燃烧、让自己激动的东西。
《可可西里》是真实的,让人感觉像是纪录片。《可可西里》是以一个来自北京的记者的视角展开的,而这个记者的原型其实就是陆川自己。陆川承认,“故事里那个记者长得比我帅,这个剧本其实80%是我在可可西里实地考察的感受。比如说我会知道巡山队员也不是超人,根据我亲身经历的过程,他们是相当普通的人,他们也会流鼻血,也会缺氧,也会肺水肿。”
拍摄:玩儿真的
如今,对于死亡,陆川已经有了太多新的认识了。陆川回忆说,有一次,他自己开一辆车,猛一抬头,就看见前面一辆小车,有四五个人的脚露在外面……这里特别容易出车祸,而且一出就死人。越拍到后面,陆川就越希望观众看到这部电影时,能感受到有人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生存。“我第一次看拷贝,觉得心脏非常不舒服,尤其是刘栋死的时候。他是个特别精神的小伙子,因为他拍这场戏要被活埋,虽然底下有特殊装置,但沙土要埋过人脸,所以你能想像,演员在演出这部戏时要承受多大压力,而这个镜头却拍了好几遍,当时谁都不会保证不会出生命危险,因为我们都是玩儿真的。”
结尾:发现之旅让他成熟
同一个故事,不同的人讲就会有不同的效果,陆川坚信这一点,而这也是陆川电影所追求的。陆川说,作为编剧和导演,他不是要拍好人好事,只想拍一群普通人的挣扎,这才是《可可西里》的价值所在。
陆川把自己电影的拍摄过程形容为一次发现之旅,一个让他由青年变成中年男士的旅程。陆川说,很难想像还有第二支队伍在这样一个地区能坚持这么长的时间拍摄。其中有一场戏,他们计划2天拍完,实际上7天还没有拍完。所有人都筋疲力尽,干一会儿就必须歇一会儿,而且那地方风雪交加,天气一天多变,一会风一会雪一会雨一会冰雹一会晴……经常两天的戏拍了七天,这戏就是这么拖下来的。所以就有人罢工,也有些人突然间就不干了。离开的,的确有,钱都不要就离开了,原因只有一个:太苦。他无法形容拍摄时自己有多么绝望,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把大家平安带出去,最终他还是挺过来了。
来源:沈阳晚报 记者:盖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