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30日电 9月27日晚8时30分,一幅新的毛主席画像被吊车挂上了天安门城楼上。《北京晨报》记者日前采访了伟人像的几位作者,听他们畅谈画伟人像的内心感受。
画幅主席像上下几千次
天安门上挂的毛主席像,长6米宽5米,是典型的大画。
画大画与一般作品完全不同,因为作画时看不到作品的全貌,只能是人物肖像的某个局部。刘扬介绍,在作画过程中,要不断从梯子上下来,跑到二十米外看效果。为此,在远处总放一把椅子预备着。画一幅画要跑成百上千次,“感觉就是在跑来跑去中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葛小光现在已经用升降梯替代了从前的木梯,画每一幅画时,都是一整天一整天呆在画室,每描几下之后就要走下升降梯,站在地上眯起眼睛仔细端详片刻,再登上升降梯画几笔,然后再下来看看,如此循环往复。
葛小光说,站在上面看与站在地面上看感觉不一样,必须远看,才能发现问题。有时候为了看远观效果,索性打开画室的大门,走出二三十米,回过头来左看右看,有时还得蹲下身子仰视。
今年主席画像衣服添皱褶表情更亲和
每年9月前,总能在天安门城楼后面的画室内找到葛小光。近百平方米的画室内弥漫着浓郁的油彩的特殊气味儿。
新中国成立50周年大庆时,由于增加了其他任务,葛小光画毛主席像的时间很紧张,只画了两遍,仅用了10天时间。葛小光说,如果时间充裕,多画几遍效果会更好,既可体现颜色的厚重,又可充分表现出人物的思想深度。今年的毛主席巨幅画像从9月初开始画,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就创作完毕。对此,葛小光归于27年不断的积累。
因为每次创作时都有一些新创意和新想法,所以每年的毛主席像在细微处都会有不同的变化。“今年的毛主席像头部稍微大一些,表情更为亲和,肩膀处添加了自然皱褶。”葛小光在9月27日换新画像时说。
刘扬说,他最初学画大肖像画时,完成一幅需要近3个月时间。随着经验不断积累,他现在创作一幅大画快时只需用1天半时间。
画伟人像是一辈子的美好记忆
对于普通大小的画纸来说,画家对画作的整体把握可以做到“胸有成竹”。但是由于画纸大小的变化,许多规律也有所不同。刘扬讲,画有多大,成就感就有多大。画完一幅巨幅伟人像,心情格外舒畅。成就感远远超过一幅普通大小的画。
无论是王国栋,还是葛小光、刘扬,都为能画伟人像感到自豪。“画伟人巨像,是一辈子的美好记忆。”刘扬说,那种自豪感是别人可以理解却无法感受到的。现在,刘扬正在画毛主席各时期的典型画像。(据《北京晨报》,作者:于祥明)
相关链接
主席画像由来
天安门城楼正中悬挂的毛主席巨幅画像是怎么来的呢?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决定成立以周恩来同志为主任的开国典礼筹委会。大典筹委会决定悬挂毛泽东主席像。此工作交给了当时的华北军区政治部宣传部,真正落实工作的是宣传部所属的文工团舞美队(即现在的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具体画毛主席画像的任务落在了由徐悲鸿任院长的国立艺专(解放后与华北大学艺术系合并,改为中央美术学院)实用美术系的讲师、画家周令钊身上。
历数伟人像的几位作者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天安门城楼巨幅毛主席像经历了周令钊、张振仕、王国栋以及葛小光四代画家之手。另有葛小光同门师弟刘扬(1979年天安门毛主席像由其绘制)。其中王国栋从1964年至1976年主画。葛小光从1977年至今主画。
接到任务的湖南平江籍画家周令钊在天安门城楼东山墙下完成了这第一幅画像。画像上的毛主席头戴八角帽。
一年过后,在国庆1周年典礼前夕,中央决定毛主席画像要脱下戎装,以新的形象展现在人民面前。这时中央有关领导从全国美术院校召集了30多人进京画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领袖像。画家张振仕所画的毛主席像被各方认可。
从那时起张振仕和学生金石担任了11年主席像的绘制工作。张老画的毛主席像从1950年一直沿用到60年代中期。
1964年,王国栋开始接受毛主席像绘制任务,一画就是1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