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新 闻|国 际|财 经|体 育|娱 乐|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图片库|时 尚
汽 车 |房 产|视 频|商 城|供 稿|产经资讯 |专 稿 |出 版 |广告服务|演出信息| 心路网
本页位置:滚动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追记911:美大选后面临艰难选择

2004年09月29日 09:24

  九一一恐怖袭击纪念日前夕,笔者恰好有事造访纽约,特地再去倒塌的世界贸易中心(双子楼)所在的“零地带”凭吊。尽管事过三年,笔者还是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尤其是回顾多年前在纽约求学期间,因为陪同来访的同学亲友,曾经是世贸中心的常客。这一曾居世界最高的建筑如今夷为平地,实在不能无动于衷。

  这一纪念日前后,发生了俄罗斯北奥塞梯共和国的别斯兰人质惨案,和美军在伊拉克的死亡人数突破了1000大关。这两件事情展示:在九一一事件三年之后,政治学者们原先纸上谈兵的“文明冲突”,已经成为国际现实,“政治伊斯兰”和基督教文明之间的对峙,将成为未来几十年中的国际主要矛盾;所谓反恐战争,越来越具有宗教战争的气味。悲观的论客认为反恐战争将会远远长于冷战,布什前些时候“失言”,认为反恐战争无法最后取胜,都是对此事实的一种承认。

  悲剧性的倒退

  伊拉克的人质斩首和俄罗斯学童人质惨遭撕票,显示回教极端主义势力的手段越来越残酷无情。但是这是当前“不对称战争”的自然发展,并越来越显得是一种精心策划的战略。其具体效果是不断加大回教世界同西方世界的政治和文化距离,刺激双方阵营中的极端势力,“文明冲突”日益成为一场“零和游戏”。

  人质斩首事件固然令人厌恶,但是从宗教冲突的历史角度,这决不是什么新式暴行,甚至可以说是某种历史报应。中世纪十字军远征的战争中,欧洲基督教军队在围攻中东回教城市时,以被斩下的回教徒首级作为攻城抛石机的弹药,乃是家常便饭。反恐战争作为布什总统宣称的“新十字军远征”,而出现比冷战时代原为残酷的斗争,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一种悲剧性的倒退。

  伊拉克临时政府总理阿拉维近日访问华盛顿,极力想为伊拉克局势描绘一幅乐观的图像。可是《华盛顿邮报》刊文,指出华盛顿在伊拉克扶植受美国中央情报局豢养20年之久的阿拉维,正是造成伊拉克反对势力如火如荼的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已经在伊拉克陷入越南战争式的泥沼,可以说路人皆知。但是比越战更糟糕的事实,是连强烈反战的欧洲“盟邦”也清楚,美国一旦占领了伊拉克,便实在没有抽身而退的后路。

  越战后期,在看到军事胜利的无望之后,美国口口声声争取的只是所谓“体面的和平”,只要能够维持某种国际颜面,华盛顿巴不得甩掉这个沉重的军事包袱。而且从当时中苏冲突恶化和中美接近的国际局势,华盛顿已经看到:在军事上丢弃越南,并不会在东南亚引起明显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无法像越战那样抽身

  目前伊拉克已经越来越成为难以控制的国家,但是美国却无法像越战那样抽身。这里的第一个关键因素,是地球上日益稀少的石油资源。前些时候,著名的跨国蚬壳石油公司虚报它拥有的未开发石油储藏量达20%的丑闻,震动了国际石油界,也反映了世界上所谓“常规石油”资源盛极而衰的共识。

  无情的事实是目前世界上平均每生产4桶石油,只能发现1桶新的石油储藏。一般认为可以在现代技术下开发的油藏,有90%已经被发现。所以全球石油生产超过巅峰而开始下坡,即便尚未发生,也是即将到来的必然。国际油价近日直逼50美元大关,便是重要迹象。在这一形势下,华盛顿无论如何不能放弃对全球第二大石油资源即伊拉克的控制。

  美国无法从伊拉克抽身的第二个关键因素,便是日益失控的回教原教旨力量在世界各地,特别是伊拉克如火如荼的发展。美国在今年5月间被迫放弃对伊拉克“逊尼派三角”地区费卢杰等城的控制,短短几个月来,这些地方已经成为反对力量和回教极端分子活动的天堂。不难想像如果美国完全撤出伊拉克之后的景像,以及拥有大量石油资源和武器弹药的伊拉克一旦成为“失败国家”,将对全球特别是近在咫尺的欧洲安全形成的威胁。这一前景可以说是“旧欧洲”法德等反伊拉克战争诸国极不愿意面对而且难以启齿的尴尬题目。

  也正是因此,尽管伊拉克乱局有增无减,毫无出头之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却一是提不出什么令人信服的高招,二是一直未能在民意支持上捞到什么好处。与此对比,大量美国民众特别是基督教保守派,实际接受了伊拉克战争是九一一之后美国针对回教世界的“新十字军远征”的有机组成部分,《纽约时报》报道在伊拉克的美军官兵纷纷将这场艰难的战争,看成是美国就九一一事件对回教世界的“回敬”。布什在经济毫无起色的情况下仍然能够维持相当高的民望,使得总统大选形势至今旗鼓相当。

  选后的艰难抉择

  笔者曾经指出,伊朗在伊拉克战后乱局中的地缘政治地位上升,而且决意以发展核武自保并扩张影响。这一趋势现在日益明显,使得华盛顿在总统大选后面临一场艰难的抉择:被迫接受伊朗核武化而导致“文明冲突”布局对西方极为不利的演变?还是和以色列联手以军事手段制止伊朗的核武计划,从而引起波斯湾以至整个回教世界难以逆料的反美反应?

  在大中东地区之外,九一一以来三年之中,回教人口广布的东南亚安全局势明显恶化,是不争的事实,泰南地区尤为明显。近日雅加达澳洲大使馆前的恐怖爆炸,是这一局势的最新例证。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北奥塞梯的人质惨案,不仅没有缩短同为回教极端主义受害者的美俄两国之间的距离,反而因为普京的集权而引起美俄关系的倒退。英国《卫报》分析得好:车臣回教恐怖主义的壮大,受到华盛顿出于石油利益打击俄国“软腹部”的战略助长。九一一前几个月,美国政府还曾隆重接待车臣造反武装的“外交部长”艾哈迈多夫,便是明证。

  文章来源:《联合早报》 文/于时语

  文章略有删节原题:九一一恐怖袭击三周年追记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