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教育部门要求各高校公布其毕业生就业率的时候,新华社记者近日通过细致的调查后发现,有不少高校的就业率数据竟然是注过水的,也就是说,不少高校公布的极高的就业率,其实是通过统计造假而糊弄出来的。
北京市教育部门近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2日,北京地区2004届毕业生全员初次就业率为89.43%,整体情况好于去年,且已提前超额完成教育部到8月份毕业生就业率达到70%的目标。
看到这些数据,当然让人欣喜。而实际情况如何呢?
在北京某大学的就业指导中心,有两份统计数据,一份是实际已经签了工作协议的学生,有20名,另一份是已经“有了点着落”的,估计有40人左右,而后者正是上报的或者公开发布的数字。这所高校的一名学生说,“我们系去年的就业率据说是75%,可实际具体到每一个班,就业率连55%都不到。”
而在北京某著名高校,2004届本科毕业生向媒体透露,他们全班30名学生当中,只有7名与用人单位正式签约,但学校“统计”出的就业率却高达80%,因为大部分学生都能提供一个“就业意向”,这些证明实际上是通过关系搞来的,本人根本没找到用人单位。
一些毕业生感到很困惑:“只要能说出意向性的雇主,就算已经就业了。这样的统计,也能反映真实情况?”
为了使本校的就业率变得好看一些,许多高校处心积虑在统计口径上做文章。比如说,将那些自谋职业、暂不就业和准备自主创业的学生排除在统计范围之外,或者在计算就业率时,将考研究生、出国留学的人也算在已就业人群。更绝的是,一些大学公然暗示学生造假:不管用什么办法,只要能拿来一张拟接收意向书即算做就业。
由于诸多高校在统计数字上搞花样,使得高校就业率排行榜经常出现啼笑皆非的状况:学生就业状况一直良好的清华大学因为有一说一,竟被排在了全国高校就业率的第三档,而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则因为数字漂亮而名列前茅。
为什么这么多的高校不惜冒着失信的危险,采取弄虚作假的手法来“提高”其就业率呢?
问题还得从就业率排行榜制度说起。
教育部门前些年出台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将学校扩招规模与毕业生就业率挂钩,对就业率明显偏低的地方和高校,将会减少招生,对就业率偏低的专业也要控制招生规模。教育部门并且规定,将定期公布各高校的就业率状况。
于是,就业率的高低不仅成为关系到高校专业生死存亡的参考系数,而且还是关系到各学校脸面的形象工程。
为了进一步督促高校重视就业率,一些地方教育部门还要求各高校要实施毕业生就业“一把手”工程,签订目标责任书,对就业率比较低的高校第一、二责任人,不得评先受奖、晋职晋级。
由此看来,如果不在就业率中掺假,会影响学校形象和后续生源不说,还可能关系到领导头上的乌纱帽,所以,学校领导和有关系科就很可能在数字处理上下大功夫了。
相关部门敦促各高校重视学生就业问题,这种用心当然是好的。可是,实践中出现的结果却是不少高校把心思放在了摆弄数字上。这些被注过水的“虚胖”的就业数字,不仅会误导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措施,还败坏了社会风气,为一些假证公司提供了可乘之机。这样的后果恐怕是一些教育主管部门事先没有预计到的。
事实证明,现有的就业率统计排行对高校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它并不能全面、科学地反映出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更不能作为评判高校开设专业的的“硬杠杠”。正确的做法应当是鼓励各高校研究就业市场,适应市场需要,着力开发人力资本市场,在市场变化的过程中,牢牢把握住其基本的供求规律,并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对于高校来说,千方百计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才是赢得就业市场的硬道理。
片面追求就业率,就会忽视就业的质量,实际上对毕业生的切身利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看来,对现行的高校就业率统计制度进行修改,是时候了。 (来源:工人日报;作者:旺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