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滚动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刑罚排斥道德 “不孝罪”如何定罪

2004年09月24日 14:24

  “不孝”会不会成为权利?

  这似乎是个很荒唐可笑的问题。然而,如果南京市老龄委那位蔡主任“增设不孝罪”的建议被立法机关采纳,“不孝”很可能成为权利。

  据《燕赵都市报》报道,针对目前时有发生的虐待、遗弃老人等现象,南京市老龄委蔡主任建议,在刑法中增设“不孝罪”的条款,让不孝敬老人的逆子受到严惩。

  确实,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不孝”在我们的社会中确实是个不小的问题,老祖宗留下的公序良俗被糟蹋得伤痕累累。

  “孝”原由公共舆论的道德压力维持,如今公德乏力了,法律当然应该挺身而出,让社会正义不留死角。可法律是否一出招就让“罪”来压阵,这很值得商榷,针对“忤逆”设个“不孝罪”,“孝”的道德责任被法理层次的罪罚度量后,“不孝”很可能成为逆子们的一种权利。

  要设立“不孝罪”,肯定会对“不孝”作很多限定,并非对老母亲吼两句就是不孝,并非让老爸饿一顿就是不孝。既然上升到法律的层次,“不孝”的界定就会非常的严谨,到什么程度才能定“不孝罪”,忤逆到什么程度才是法律意义上的“不孝”,这些都不是随意的。

  如此,法无禁止即允许,那些没有达到“不孝罪”规定程度的“不孝行为”就是合法的了,虽然不合道德。但通过“不孝罪”的设立,社会对“不孝”的思考已经进入到法理层面,道德责任已然空洞化——这时候,提到孝不孝顺,人们比照的都将是法律,没有达到“不孝罪”程度的“不孝行为”就在这样的思考中成为一种合法行为,“不孝”也就成为权利了。从这个角度看,细致的“罪”定刑罚是排斥道德责任的。

  如此看来,“罪名”不是可以随便设的,对于公德不能调整的东西,我们应尽可能采取除“设立罪名”之外的法律手段进行干预,否则只能弄巧成拙。

  (来源:江南时报;吴思庭)

:站内检索:
涓浗鏂伴椈缃-404椤甸潰
[每 日 更 新]
- 中国赴日留学人员人数累计达到九十万人
- 台"陆委会"副主委:江陈会对两岸关系具重要意义
- 大陆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抵台湾 参加学术研讨会
- 国产新舟60支线飞机成功首航 飞行平稳噪音不大
- 阿利耶夫再次当选阿塞拜疆总统 得票率为88.73%
- 九名中国工人在苏丹遭绑架 大使馆启动应急机制
- 证监会:城商行等三类企业暂停上市的说法不准确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