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9月10日电 今天的《信息时报》刊文说,据北京市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9月6日公布数据显示:中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自杀,有200万人自杀未遂。而在15岁至3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首位的死因。专家为此呼吁,应加强挫折教育做好事先防范措施。
——专家建言加强挫折教育及早防范
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贾福军认为,青壮年自杀行为的根源在于目前独生子女缺少挫折经历,在遇到突发困难时毫无应急能力,第一个念头就是用自杀来逃避现实,软弱、不能承担责任成为当代青少年的素质弊病。家长切忌过度溺爱,必要时要有意安排挫折教育,提高应对能力。
广州青少年成长专家热线杨主任表示,当前青少年由于缺乏必要的挫折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容易因为一时苦闷或瞬间冲动产生自杀念头,但他们的这种念头绝对没有成人因“价值观破灭”导致自杀那样坚决,只要及时发现并进行合适的开导劝解,青少年很容易走出“自杀”误区。
但从目前的青少年热线现状看来,当前大多数青少年还不善于主动及时寻求心理方面解脱,而是一味地掩藏在心里,如果长期积累,很容易导致孩子心理扭曲,承受不住时可能一时冲动产生自杀等不良念头,这一现象应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可考虑组咨询小组防自杀
文章指出,青少年冲动性自杀行为,往往是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偶发的,自杀前没什么明显迹象。而能首先发现青少年有异常行为的往往是教师。在与学生的日常交往过程中,教师不仅有识别不良行为的能力,并且有中断这种行为的绝好机会。
为此,有专家建议,条件允许的话,以社区为单位或以每一个居住区为单位组成一支由校长、任课教师、心理学家、医务人员以及社会工作者组成的咨询协作小组,负责对有麻烦的青少年进行心理疏导,以维护和促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及早扼杀自杀念头。(祝勇、游曼妮、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