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26日电 上海文汇报报道,专家认为,“人才高消费”现象、浮躁现象和人才激励中的马太效应,是当前人才市场值得关注的三大怪现象。
“人才高消费”是人才资源的浪费。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是错误的市场信号。这直接导致了人才培养和使用上的盲目攀比,形成了恶性循环。据《华盛顿邮报》的一项调查,94%的美国招聘广告没有学历要求。而我们的人才招聘广告,标准文本却是“35岁以下,硕士以上学历,男性”。
更有甚者,“本科生不要不要,硕士生研究研究,博士生欢迎欢迎。”一些地方和单位,不顾实际需要和条件,动不动就打出“百万年薪聘院士”、“天价聘请总经理”等旗号,搞“形象工程”。“人才高消费”严重违背科学的人才观,加剧了重学历、职称,轻能力、业绩的倾向,是人才管理中的一种错误导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是“人事相宜”,讲求人与岗位相匹配。而“人才高消费”则不讲职位分析,人与岗位的配置缺乏科学性。
“人才高消费”表面上重视人才,实际上是糟塌人才,浪费人才。对目前在一些地方流行的“引博从政”,专家认为不宜提倡。学而优则仕,仕而优者学;博士当官,官当博士,不是一种正常现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应该摆上重要位置,但绝不赞成人才高消费。社会需要各类人才,而不仅仅是高学历、高职称人才。要重视发挥人才作用,而不要不问实际需要盲目培养、盲目引进,追求“人才高消费”。
人才市场值得关注的另一怪现象是人才浮躁。对待职业和工作漂浮、急躁,缺乏脚踏实地、爱岗敬业的精神。“一次分配定终身”不好,随心所欲地“跳来跳去”也不好。有人认为,人才只有在流动中才能体现价值,实现增值。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流”得太勤太多,会增加“磨损”,降低使用价值,使职业和事业受损。
现在许多规范的公司,是不会轻易聘用想跳就跳的人的。与“跳槽浮躁”相关联的是“在职浮躁”。有些人不安心基层工作,不潜心钻研业务,而是心浮气躁,或追逐“实惠”,或琢磨“关系”,或热衷于“办公室政治”,或沉迷于个人的“设计”。这种“在职浮躁”,影响工作,腐蚀人心,瓦解士气,涣散队伍,既不利于人才成长,又有害于团队建设,应当予以消除。
第三大怪现象是,人才奖励中出现的马太效应。高层人才奖励多,光环多,有的人忙得不得了,红得不得了,肥得不得了。而那些大量的“潜人才”和“小人物”难得“阳光雨露”的滋润。这是计划经济时代人才培养和奖励模式的后遗症。重复设奖,层层立项,奖励膨胀,把一些有名气的人当成了花瓶。其中好多奖励是行政认可、领导认可,而不是群众认可、市场认可。“大人物”都是从“小人物”成长起来的。人才奖励中的马太效应,实则是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所致,此风不可长。(左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