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八月二十五日电 最新一期官方权威杂志《半月谈》载文指出,目前宏观调控的特点是根据地区、行业和领域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并具体分析了对国民经济各领域“六保六压”的宏观调控政策内容,呼吁及时纠正简单地压缩规模的错误做法。
该杂志刊载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的文章说,这一轮宏观调控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中央从一开始就明确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地区、行业和领域的不同特点,区别对待,该控制的坚决控制,该支持的大力支持,决不搞一刀切。然而现实状况却是,一些部门和地方,从“一哄而上”到“一哄而下”,不问青红皂白地简单压缩规模。这种既不是对宏观调控政策的准确理解,更不是在积极、正确地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错误做法,应当及时纠正。
文章进而从六方面分析了既“压”又“保”的宏观调控政策。首先,压物价过快上涨,力保“岗位”和“钱袋子”。宏观调控的一个基本目标是,压物价上涨太快,保就业容量扩大。保证经济适度增长、保持货币和物价的稳定和就业率都是此次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政府要在适当的物价上涨率与失业率目标之间进行组合。
其次,压部分行业过度投资,保发展薄弱环节。切实加强农业,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是这次宏观调控的一个重点任务,也是这次宏观调控的一个明显特点。除了对农业和粮食生产,这次调控对社会、卫生、教育、科技等公益事业和服务业发展等薄弱环节,给予了重点支持。
第三,压高耗能产业,保导向型产业。从产业结构调整看,要压钢材、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的长线产业的投资,保煤电油运等高新产业、瓶颈产业、短线产业和促进行业水平快速提升的项目。即便是对过度投资的行业,此次调控抑制的也是生产能力过剩、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的产品,淘汰落后的工艺设备。对市场供不应求、技术含量高、环保设施好、能够推动产品结构升级的产品,不但不控制而且大力支持。
第四,压政府主导的盲目投资,保符合政策的社会投资。一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高增长”,在“经营城市”旗号下过度举债搞“政绩工程”,是这次经济局部“过热”的重要原因。压政府过度投资,推动社会投资,是调整国民经济、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繁荣消费的关键。另外,这次宏观调控并非主要是“压”民营企业,对高耗能、高污染的投资,或者是资本金比例太低,大部分资金是从银行贷得的投资项目进行控制,并不分所有制性质。
第五,压过热行业,保西部重点项目。从地区发展来看,一方面积极引导发达地区抑制过度投资、盲目扩张的行业,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国家在制定宏观调控政策时,充分考虑到了地区差别。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实施。
第六,对信贷、土地要保压有致。这次调控在着力控制货币信贷规模的同时,加大了对基础行业、短线产业和农业生产的金融支持力度。从土地来看,一方面采取果断措施,严格控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盲目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和支持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