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8月25日电 中国新的出口退税方案已运行了8个月,最近一期的《瞭望》新闻周刊报道称,新的出口退税政策公布之初,业内最为担忧的就是,税率下调可能影响出口增长。然而,此次退税率下调带来的影响似乎并不明显。
报道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外经部副部长隆国强分析说,在过去长期欠退税的情况下,企业的成本很高。因为资金不足,企业往往要向银行贷款,并承担5%的年利息。如今退税率下调4个百分点,可能会高于银行5%的利息,但是影响却不像想象中大,企业尚可承受。而且,由于退税拖欠时间过长,有的企业早已不再指望,出口定价时也没有考虑退税因素,所以当时有的价格甚至还会高于下调4个百分点之后的价格。因此,对企业来说,尽管需承担下调4个百分点的成本,但是由于清还欠退税到位,使得企业资本成本大幅下降,不用再向银行贷款。资金的充足与退税率下调的负面作用相互抵消,企业能够进一步扩大出口能力,增加了出口竞争力。
促进出口的另一重要因素在于,近些年来不断的有包括外资、国内资本的新的投资进入中国。隆国强认为,大量的生产能力一旦转化为产品就要寻找出路,而目前国内市场的竞争格局日趋激烈,新的生产能力必然要往外走,进入国际市场,再加上随着外贸体制改革,外贸经营权的放开,越来越多的企业有了外贸权,可以进入出口领域。新增出口增多,正是支撑高速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且,由于影响出口的因素很多,宏观上的多种利好因素也将退税率下调不利因素掩盖了。
尽管从宏观上看,出口的形势仍然乐观,但是隆国强指出,应该看到在出口结构上的变化,退税率的下调在结构上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受退税率下调的影响,很多企业为了回避国内采购成本的增加,为了保税,便由一般贸易转向加工贸易,原来的国内采购部分也随之变成了进口免税料件。从前几个月的情况来看,加工贸易的国内采购率下降,一般贸易转向加工贸易的趋势均已有所表现。从长期来看,隆国强认为从国内采购都转向进料加工,这不利于国内产业升级,值得关注。(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