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八月二十三日电题:港人爱耍“麻雀”,万人上演“豪雨麻将情”
中新社记者邢健
香港人爱耍“麻雀”(打麻将),对“攻打四方城”情有独锺。在普通市民看来,赌马是娱乐,打麻将是耍乐,为此,有人戏谑地将香港的“麻雀”耍乐和赌马娱乐相提并论,笑称为“禽兽文化”。昨日港岛上演的“万人冒雨换购麻将”堪称场面壮观,真实体现了港人对麻将耍乐的热爱。有香港社会学者分析指,这次麻将换购事件,反映打麻雀文化植根香港社会。
一家啤酒公司昨日在香港湾仔华润大厦举办换领“水晶麻将”活动,市民以十二个啤酒瓶盖或十八个啤酒罐盖,另加一百零八港元,即可换取一副据说是由透明亚加力胶(ACRYLIC)制造的“水晶麻将”。该活动一时间引起了港九麻将迷的追捧,有人从头天晚上开始排队通宵轮候,至昨晨轮候的人潮更多达逾万人,在豪雨中排队的人龙连绵数公里,令有关机构大感“低估情况”,警方需增援人手疏导人潮控制场面,主办机构全日共换售出二万一千副麻将。
渴望拥有自己喜爱的麻将牌,是逾万港人掀起麻将换购狂潮的主要原因。昨日在豪雨中排队换购“水晶麻将”的香港市民,有老有少,甚至有孕妇,有的更抱着拖着年幼的子女全家总出动。蔚为壮观的场景还吸引了不少游客围观。
据报道,排在人龙最前面的是十岁大的金仔,他前晚十点已联同五位亲人由屯门赶到湾仔“霸头位”。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金仔小小年纪已经有两年“雀龄”,金仔的妈妈十分鼓励金仔打麻将,她表示打“麻雀”章法多变,可以训练儿子脑筋灵活,增强心算能力,但绝对不会让儿子牵涉赌钱。另外,香港还有支持“卫生麻雀”的言论认为,打麻将是很好的健脑运动,只要不沉迷其中,不涉及赌博,老年人经常玩玩麻将可以防止老年疑呆症。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打麻将已经风行香港社会,此后半个多世纪历久不衰,成为普罗大众酷爱的消闲和社交活动之一。香港人爱把打麻将叫做“麻雀耍乐”,四人一桌作方城之战,就叫做”雀局”。如今,九龙的旺角、油麻地,港岛的骆克道等地,都开设有众多麻雀馆,不少麻雀馆都在显眼处打出“未满十八岁不得内进”的标牌,一些酒楼、餐馆也在包间内为食客提供雀局服务,不过,港人百姓闲暇更爱在家和亲友打麻将,也有开商铺的东主,爱在打烊后请朋友相聚在店堂内打麻将。
尽管有人认为,麻将和棋类一样本身本非赌具,关键在于玩乐者是否用麻将作赌具赌钱,但仍然有社会人士认为,麻将容易引发赌博问题。两年前曾有机构作“赌博与香港家庭研究”,该研究将打麻将列为香港的赌博活动之一,指出超过五成的香港家庭有与亲友打麻将、赌扑克现象。这一现象也引起社会人士的关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