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图片库
时 尚 | 汽 车 | 房 产 | 视 频 |精品商城|供 稿|产经资讯 |专 稿| 出 版|广告服务 |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忆邓小平考察重庆綦江:茶馆问民意 心系农桑事

2004年08月21日 08:10

  中新社重庆八月二十日电 题:茶馆问民意 心系农桑事--忆邓小平考察綦江

  中新社记者 范卉

  “小平在茶馆歇了几十分钟,说得最多的就是让我们一定要把农业搞上去。临走时,他又连着说了三遍:不要忘记搞农业!”对四十六年前与小平的那次短暂会面,年逾古稀的王安荣老人至今记忆犹新。

  一九五八年十一月五日,一个普普通通的冬日。上午九点,二十六岁的綦江县赶水区公所区长王安荣接到一个电话,得知下午三时将有一个“中央来的大领导”到赶水歇脚视察。

  王安荣说:“我当时提出到区政府休息,条件好一些。可是对方一听就否决了,让我们到街上找个茶馆。我马上跑到楼下的茶馆里,请他们搞一下卫生,准备好茶杯茶叶。”

  一切准备就绪,却在关键时刻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那时大家对接待中央领导经验不足,车队来了都不知道,车上的人也不知道我们就是接待人员,邓小平的车从我们眼皮底下开过我们也没看到。”

  结果,车队径直开到场镇中间才停下来,邓小平一行随便选了家茶馆走进去。等茶泡上来的时候,王安荣和时任中共綦江县委副书记的宋修德才气喘吁吁赶到。

  “我当时特别紧张,怕挨批评。没想到小平马上招呼我们赶快坐下来并询问我们生产生活的情况。”王安荣说。

  “我回答说,现在大炼钢铁,搞农业生产的人手不够。小平立即叮嘱我:大炼钢铁要搞,农业生产也要搞。人是要吃饭的,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农业生产!”王安荣说,“他用最朴素的话,给我们讲清楚了一个重要道理。”

  “整个谈话过程中,我们感受最深的就是小平对农业的关注。那时,重庆工业蓬勃发展,城市人口比重较大,副食品供应紧张,农村劳动力尤其不足。当时的四川省和重庆市领导专门向邓小平反映困难,提出把巴县、綦江和长寿三县划归重庆,扩大重庆的后勤供应基地。”王安荣介绍说。

  也正是为了解决重庆的困难,邓小平专程到綦江停留,以听取基层对三县划归重庆的意见。

  在茶馆里,他问宋修德副书记:“可不可以把綦江、三江等几处连接起来,建立一个重庆卫星城市?如果把你们綦江划归重庆市领导,你们有没有意见?”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小平连连点头说:“好!好!”

  五个月以后,经四川省人民委员会第七次行政会议讨论通过,长寿、巴县、綦江这三个县正式划归重庆。

  “那次谈话中,小平言辞恳切,态度真诚,根本不像上下级谈工作,倒像是朋友之间在交流。”王安荣说。

  “谈完了工作,小平还和茶馆里的群众拉起了家常,询问他们生活过得怎么样,有没有困难,再三叮嘱老乡们一定要把农业生产搞好。他贴近群众、关心群众的作风让我们深受感动。”

  短暂停留后,小平一行出发去綦江县城。上车以后,他又从车里探身出来大声叮嘱:“小王啊,不要忘记搞农业啊,不要忘记搞农业啊,千万不要忘记搞农业啊!”

  “这句话,小平连着说了三遍。这是他在赶水说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耳边,敦促我们努力发展农业生产。”王安荣说。(完)


 
  打印稿件
健康指南

- 著名专家座谈高血压
- 咳喘一贴灵!
- 上海海军可治愈高血压
- 痛风患者的福音!
- 中医治肿瘤,取得新突破!

商务指南
- 04年怎样投资稳赚大钱
- 90个好项目赚钱就是快!
- 不怕不赚钱就怕不点击!!
- 1-6万元 投资好项目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留言反馈】-【招聘信息】-【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