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4月22日 星期四
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 时 尚
精品商城|短 信 | 图片库 |专 稿 | 出 版 | 供 稿 | 产经资讯 | 广告服务 | 视 频 | 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华人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归属感催生成就感 中关村“海归”六成出成果

2004年04月22日 08:38

  中新社北京四月二十一日电 题:“归属感”催生“成就感”中关村“海归”六成出成果

  中新社记者 吴庆才

  对于许多归国寻梦的“海归”来说,中关村让他们找到了久违的“归属感”和“成就感”。据统计,目前已有近六成在中关村创业的“海归派”拥有自己的科技成果,其中四成四获得专利,一批重大技术创新项目不断涌现。

  有资料显示,现在海外留学人员八成希望回京创业,其中六成把北京中关村作为发展事业的首选地。截止到二00四年二月,中关村共有留学人员创业企业两千一百余户,比一九九九年增长了七点三倍;园区共有留学人员五千多人,比一九九九年增长了四倍。

  人们不禁要问,中关村为什么具有那么大的磁性吸引一批批海外留学人员呢?二000年从韩国回到中关村创办企业的厉帆认为,“中关村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来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这足以说明政府对我们的重视,在这里,我们感觉我们不是特殊的群体,不是客人,而只是回家了。”

  髯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荣辉谈到从美国重归中关村的理由时说,中关村是中国科技的龙头,有一种品牌效应;中关村里的留学人员创业园给留学生创业创造了很好的环境,可以减少创业早期的困难;最重要的是,到中关村有一种归属感。

  “对于中国海外留学人员来说,下决心回国发展甚至比当初迈出国门更困难。多年的海外生活使他们疏离了国内的生活轨迹。生活环境、社会制度、甚至在语言文化上的差异都让他们踌躇难决。”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夏颖奇显然十分清楚厉帆所说的“回家”的感觉和朱荣辉所说的“归属感”对于海归的重要性。

  正因为如此,中关村制定了包括创办企业、落户北京、子女入学、购房买车、出入境、项目融资、外汇管理、企业孵化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用夏颖奇的话说:“中关村正在像呵护独生子女般地呵护留学生”。

  夏颖奇说,“中关村之所以成为众多留学人员归国的选择,正是中关村的方方面面在某种程度上相对减轻了他们的疑虑,使他们感受到了在国外熟悉的似曾相识的工作和生活氛围。”

  实际上很多留学人员都有在中关村学习和工作的经历,中关村对他们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和亲和力。中关村长期以来“鼓励创业、容忍失败”的精神、“科学民主、兼容并包”的理念都与硅谷文化相类似,为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减小了落差,缩短了距离。

  如今的中关村俨然成了海归派的“造星工厂”,短短几年时间,便推出了一批成功企业、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一批成功的代表人物,如结束中国无“芯”历史的邓中翰、研发出被评为世界十大科技突破的缩微芯片的程京博士等等。

  另据统计,在京的两院院士中,留学回国人员的比例占七成以上;北京市卫生系统四十七位学术带头人中,三十七人是回国留学人员,卫生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的七成一、首席专家的六成六、研究所所长的七成七都是由海归担任。


敬请关注:中新华人世界
 
编辑:张明


 
  打印稿件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五个(半角逗号号分隔 0.2元一条)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检验码:
手机号:
密 码 :
获取密码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诚聘英才】-【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