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苏州四月十四日电题:千金不易赤子情
——记苏州大学第一位海归派特聘教授樊赛军
作者姚静 孙宁华
樊赛军,一位实力派年轻专家,甘愿放弃自己在美国装备精良的研究室和每年三百至四百万美元的经费,于二00四年四月九日,出人意料地受聘苏州大学特聘教授,成为苏州大学第一位海归派特聘教授。是什么让这位青年才俊把目光投向苏州,把奋斗的站点设置在苏州大学?记者在春色满园的苏州大学采访了樊赛军。
乳癌研究领域的一匹“黑马”
一九七八年,来自湖北的樊赛军十七岁高中毕业后考进了苏州医学院(苏州大学医学院前身)放射医学系。大学毕业后,樊赛军在北京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所工作了四年,之后自费出国留学,在英国Leicester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从事放射损伤研究。一九九三年,凭着在英国期间完成的多项优秀科研成果,樊赛军顺利进入美国最大的癌症研究机构——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完成博士后研究后,樊赛军于一九九六年受聘为美国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副教授,并成为该院肿瘤研究所下属的分子肿瘤实验室有史以来第一位华人主任。他发表的论文被引用总次数高达二千二百七十九次,其中一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的论文被引用次数四百八十六次。
培养“小诺贝尔奖”的能手
英特尔科学奖,在美国又被称为“小诺贝尔奖”。主要鼓励高中生从事科学研究,培养未来的科学人才。从开始至今的六十三届获奖者中有五位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因此获得此奖就被认为是美国高中生在科学竞赛中的最高荣誉。入围该奖的学生往往会被美国顶尖名牌大学录取。
在樊赛军主持实验室的近五年来,先后六名学生到该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这六名学生后来全部入围英特尔科学奖进入决赛或半决赛,他们分别被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录取、康乃尔大学录取;今年进入了半决赛的第六位学生也已提前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
千金不易赤子情
拥有骄人业绩的樊赛军从不讳言他那并不出色的母校。在许多交流场合中被问及母校时,在俊贤云集的优秀留学生聚会时,面对毕业于北大、清华等名校的留学生,樊赛军都会自豪地推出他的母校——苏州医学院。最近两年,樊赛军更多次回到苏大,走在自己曾经挥汗如雨的操场上,看着古朴如旧的教学楼和两鬓染霜的老师,樊赛军决心要回去,为母校做些贡献。
作为海外赤子,报效祖国的情怀谁都理解,但作为一名颇有成就的科学家,难道不知道中国最好的科研条件应该是在北京和上海吗?与此同时,北京、上海的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都以优厚条件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樊赛军只是对朋友们说:“如果是为了钱,我完全不用回国。即使是为了搞科研,国内的条件也不可与自己在美国的实验室同日而语。回来,就是因为心里牵挂着母校,就是想为母校做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