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3月25日 星期四
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 时 尚
  精品商城 | 短 信 | 专 稿 | 出 版 | 供 稿 | 产 经 资 讯 | 广 告 服 务 | 视 频 | 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文娱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收视领跑争议不断《林海雪原》还是《林海情缘》?

2004年03月25日 14:49

  赞扬也罢,质疑也罢,前些日子播出的电视剧《林海雪原》无可争议地占据了公众的主要视线。AC尼尔森昨天刚刚公布了该剧10%的平均收视率,这样的成绩在今年BTV播出的电视剧中的确为数不多。这样一部既不时尚也不张扬的革命题材电视剧,收视率能超越10%的门槛,看来“红色经典”果然保持着相当的魅力。难怪《红色娘子军》、《杨靖宇》等电视作品纷纷上马,下半年电视荧屏依然飘“红”。

  据介绍,《林海雪原》播出时收视率始终徘徊在7%—12%之间,没有太大起伏。虽然该剧的收视率远远落后于往年热播的《康熙微服私访记》30%的收视率,但在北京电视台同期播出的众剧中,该剧一枝独秀,关注度远远高于《其实你不懂我的心》、《豪门惊梦》、《结婚十年》等多部电视剧。像《其实你不懂我的心》这样一部由大明星曾志伟、徐帆主演的都市言情剧,收视率只有1.8%左右,重播的《结婚十年》也只有5%,可见《林海雪原》“红色经典”的招牌还是相当有号召力的。(田小满)

  《林海雪原》还是《林海情缘》?

  倒胃口的事有很多,比如吃饭的时候石头硌了牙,比如正看着期待许久的大片突然停了电,现在还得加上一件事,看电视剧《林海雪原》,它对原著的颠覆几乎倒足了我们重温经典的胃口。

  再现经典无非两种境界,上者取其神韵,下者得其形似,我们从来就没奢望过形神兼备,因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没想到出现的结果还要可怕,《林海雪原》连最起码的“形”也丢了。且不说故事情节东搬西挪让人不知头尾,剧中人物的任意安排全失原著感觉,最恶劣的莫过于给我们心目中的英雄都下了一个爱情的套。戏里的杨子荣先是以一个极不靠谱的一身江湖气的伙夫形象出场,之后不仅给他平添了一个旧情人槐花,又给槐花安排了一个托杨子荣照顾却没给照顾好的丈夫老北风,槐花还有个儿子被座山雕收养了,杨子荣基本就是在一个爱恨情仇的情感折磨和推动下完成了智取威虎山的重任,至今我们都不敢承认他就是那个在原著中智勇双全正气凛然的英雄,那个让我们在小时候就由衷敬佩的侦察排长杨子荣。在戏里遭到如此爱情“绑架”毒手的人物还有少剑波与白茹,通过在他们之间加上一个苏军少校萨莎,现代言情片的典型手法三角关系就被“巧妙”地运用到了剧中。看着如此情天恨海的剧情特别想给导演提个建议,这戏就别叫《林海雪原》,改叫《林海情缘》算了。

  不可否认,“言情”也有好戏,也确实撑着影视作品的大半个天空,“言情”本身无可非议,可是为了多点收视率、多吸引点年轻观众,就在“再现经典”这事上狂下“言情”这剂猛药就错了。经典是一代或几代人心中的情结,经典是典型故事和典型人物凝结而成的一个时代的固定印记,以为无中生有的情感添加、自以为是的肢解人物就能打破经典人物“高、大、全”的脸谱,殊不知这又是戴上了一个时下流行的“爱情”脸谱,既讨不了年轻观众的好,又让经典也面目全非,也就像这回让我们看到的只能是一个形神俱灭、魂飞魄散的《林海雪原》了。(文宁)

  来源:北京晨报

 
编辑:王艳红

相关报道:《林海雪原》收视调查显示:红色经典新编难 (2004-03-11 17:17:07)
          童瑶东北拍摄《林海雪原》张默偷偷到片场探班 (2004-03-11 11:13:26)
          《林海雪原》主创亮相 众人评说“小白鸽”童谣 (2004-03-01 10:19:40)


 
  打印稿件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五个(半角逗号号分隔 0.2元一条)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检验码:
手机号:
密 码 :
获取密码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诚聘英才】-【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