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3月23日 星期二
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 时 尚
  精品商城 | 短 信 | 专 稿 | 出 版 | 供 稿 | 产 经 资 讯 | 广 告 服 务 | 视 频 | 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滚动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海峡西岸经济区--闽台经济互动中求突破

2004年03月23日 10:49

  中新网福州3月23日电 题:海峡西岸经济区--闽台经济互动中求突破

  中新社记者 毕永光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福建代表团热议的话题。

  三月七日,全国人大福建代表团陈慧珠等三十多名人大代表联名向大会提交建议,强烈要求把建设以福建为主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列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九日,福建代表团五十七名代表由黄小晶领衔,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再次向大会“陈情”。

  台湾八成居民祖籍地在福建。代表们认为,一个全面繁荣的“老家”,千千万万过着小康生活的亲属,会让台湾同胞有更多宽慰、更多骄傲、更多向往。海峡西岸的全面繁荣,减少两岸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落差,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

  “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是福建决策层在今年一月举行的福建省“两会”上正式提出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罗干六日到福建代表团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特别提到,福建把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作为目标定位提出来,很有创意。

  对福建的决策者来说,这个目标定位饱含着对现状的不满足和寻求突破、力争上游的急切心情。近年来,福建经济虽然一直以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增长,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发展后劲不足:珠江三角洲持续繁荣,长江三角洲后来居上,夹在中间的福建不仅外来投资被分流,民间资本也纷纷“出走”谋求发展;珠三角、长三角“南北夹击”,凸显了福建腹地狭小、交通不便、辐射力不强的天然弱势,而两岸关系僵局持续,福建对台的天然区位优势也得不到很好的发挥;“远华案”也给福建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

  对发展前景的忧虑甚至引发了福建是否被“边缘化”了的担心。其实福建论面积、论人口虽是小省,但已连续多年GDP总量位居全国第十一位,人均GDP居全国第七位,显然并不处于“边缘”。

  然而种种担忧也并非杞人忧天。福建最活跃的经济体泉州,近年来引进台资大幅下降,二00二年台湾电机电子工业同业公会对大陆五十一个城市的投资环境与风险进行评估,泉州位居四十三位,被列为暂不推荐城市;而中国社会科学院三月二日首发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显示,福建沿海三大主要城市除厦门竞争力上升外,福州、泉州都有所下降。

  福建的决策层意识到,福建发展要“练内功”,更要“向外看”,在与珠三角、长三角的经济互动中求发展,在闽台经济互动中求突破——“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由此催生。

  “我们提‘海峡西岸’,是因为还有‘海峡东岸’,即台湾。”福建省社会科学院院长严正说,当前提出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以福州、厦门为中心,以闽东南地区为主体,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的台湾海峡西部的海域与陆地。他认为,闽台经济合作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但祖国统一终究要实现。福建以及海峡西岸的浙江南部和广东东部与台湾,共同构建“环海峡经济圈”是必然的趋势。

  《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印证了严正的提法。报告认为中国正在形成九大经济区,闽台经济区就是独立于华南地区和长江下游地区之外的一个。

  为推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福建省要求在规划制订之时就要充分考虑闽台之间产业合作及长三角、珠三角分工协作机制。通过实施投资项目带动战略,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壮大电子、石化、机械制造三大支柱产业等产业集群,鼓励发展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转变政府职能。同时,建设深水大港,形成港口工业区;加快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以后的发展创造条件。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概念已为福建上下所认同,今年二月十二日,厦门市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部分政协委员就提出了推动建立厦门-金门自由贸易区的建议。

  那么,推动福建的繁荣,国家应不应该“出手”?福建的全国人大代表认为,该省虽然有一定经济基础,但总体上在中国东南部地区还是薄弱环节,长三角、珠三角和台湾三大经济强体连接点的作用无法充分体现。福建的进一步繁荣,除了靠自身努力,还需要国家从政策上给予“特殊扶持”,包括加大对福建的转移支付力度,支持农村建设,给予具体重大项目的支持,给台商在闽投资予特殊的政策等。有的代表甚至提出,国家可以参照CEPA的某些做法给予支持。

  实际上,福建的发展历来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在海峡两岸对峙的年代,福建因处于对台前线,国家投入很少,导致基础设施欠账多,工业基础薄弱;改革开放后,国家设立厦门经济特区、福州和漳州两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若干台商投资区等,都不同程度促进了福建的发展。国家应否从整体上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不管国家出不出手,扶持的力度有多大,在中国上下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GDP、大项目显然不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全部内容。《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2》也显示,福建沿海城市的劣势主要体现在人才竞争力不足,诚信观念不强,司法和制度环境需要改进,教育、卫生设施有待改善等。可见,福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应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生态环境好,城乡差距小等软优势——这也正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修饰语:“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要义所在。

 
编辑:余瑞冬

相关报道:访谈:詹毅:开放“妈祖航线”共享海峡西岸商机 (2004-03-12 10:51:06)
          罗干:繁荣“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中国发展大局 (2004-03-06 21:11:10)
          福建筹办世界闽商大会 为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出力 (2004-01-11 09:10:43)
          福建政协委员提议闽打响“海峡西岸繁荣带”品牌 (2004-01-11 08:52:38)
          通讯:海峡西岸经济繁荣带上的明珠古雷半岛 (2003-11-15 09:29:51)
          福建泉州着力构建海峡西岸繁荣带中部枢纽城市 (2003-09-30 09:17:48)


 
  打印稿件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五个(半角逗号号分隔 0.2元一条)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检验码:
手机号:
密 码 :
获取密码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诚聘英才】-【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