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苏州三月二十二日电 题:东方水城演绎“人水和谐”之美
作者 周建琳
今天是第十二届世界水日,也是第十七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与世界水日的主题不同,“人水和谐”成为中国二00四年为纪念“世界水日”宣传的主题。用“人水和谐”四个形容东方水城苏州真是恰到好处。
水是苏州的灵魂。二千五百年来,从唐人诗境到意大利游子笔记,苏州的灵性,化作无数美丽吟咏,远播四海;独特的东方水城魅力,名扬八方。“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成了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不可替代的个性。这种独特的文化个性符号,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
然而,当历史发展到水的优势不再,沿河的繁华成为如烟往事,苏州的水城魅力也就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拥挤破旧的民居、陈旧的基础设施,怎能带进现代化?当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苏州终于发出重新打造东方水城的宣言。
二00二年,苏州投资四十亿元人民币启动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二00三年七月该工程一期工程竣工。在这条由“吴门夜月”、“觅渡揽月”等二十个景点串连而成的风景带上,大桥长虹卧波,亭台楼阁掩映护城河,亲水驳岸尽显东方水城风韵。
“太湖风光美,一半在姑苏”,但上个世纪由于发展的盲目无序曾对太湖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大量的重复建设也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再加上近年来,由于含磷的生活污染和面源污染等污水大量侵入太湖湖体,造成磷含量的急剧上升,太湖曾变得很可怕。
但苏州很快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步步地纠正着以往的偏差。从“零点行动”到修建太湖大堤,再到“禁止开山采石条例”的出台,直至去年,在扩大了区划范围后,苏州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区内一百六十平方公里的区域编制概念性规划,确立规划在太湖开发建设中的主导地位,正式宣告太湖旅游开发进入“全图时代”。
苏州自古以来就有“水城”之称,境内河湖星罗棋布,街河相临。然而,市区的河道水质基本上常年处于“劣五类”水状态,为还水城本来面目,苏州市在水环境治理上已投入这三十亿元。在调整产业布局方面,把相关企业搬迁出城,减少工业污染,并注重对生活污水污染和农业污染的控制,通过实施旧城改造,完善生活设施,以及推广绿色生态农业和无公害水产养殖,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
周庄、同里、甪直是三个以水为灵性的江南古镇,以其“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风貌名扬海内外。旅游在给三个古镇带来丰厚经济收益的同时,也损害着它们的宁静与洁净。加之由于历史的原因,淤泥的积淀,古镇的水质逐渐恶化。为了治水每个古镇都往水里投进了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让水逐步变清。
水,是苏州城市的载体,也是苏州最引人瞩目的城市“名片”。苏州将要让这张名片更靓丽、更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