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台北三月十九日电 题:台北“捷运”印象
中新社记者 梁玉骥
入夜,台北街道的上空,捷运列车带着金黄色的车头灯光呼啸而过,在迷幻灯影下流逝于朦胧的街景中。
对于台北市民来说,捷运(地下铁)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捷运未通车前,台北交通一片混乱,上下班高峰时段简直就是“灾难”。几经规划建设,一九九六年捷运木栅线通车。时至今日,台北捷运共有木栅线、淡水线、中和线、新店线、板南线五条路线,总长六十余公里。从早上六时到午夜十二时,每日平均客运量达九十余万人次。
根据记者的体验,对于“人生路不熟”的游客和外地人来说,捷运是最为方便的交通工具。只要购买一张储值“悠游卡”,便可以在各条线路间转悠。捷运的优点,一是覆盖台北市的主要观光点;二是路线简单,指示一目了然;三是可以避免交通挤塞之苦,尤其是在上下班的繁忙时段。
捷运淡水线途经的观光景点,是台北捷运系统中最多的,如淡水,关渡,北投,士林夜市,孔子庙,阳明山等,因为采用高架建筑,沿途景色一览无遗。游客可以在大清早饱览淡水的晨光景致,晚上到士林夜市边逛边吃,沿途在北投泡温泉,到阳明山登高远眺,或者逛游故宫博物院,观赏芝山的人文自然景观……台北的朋友说,自从有了捷运,他可以在一天之内游历台北市北区主要景点,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
台北捷运在站体设计上颇花心思,其中最有特色的首推剑潭站。该站采用悬索式无柱结构建筑,由两座高约三十米的塔门支撑,其跨越四十米宽度的“龙舟式”造型令人眼前一亮,难怪市民推选其为台北市地标之一。
捷运在服务设施方面也值得一提。每到一站都用闽南话、客家话、国语和英语报告站名,不过扩音器的声音还是小了些。若人有三急,不太费劲便可以在车站中找到厕所,口渴时可以使用自来水饮水台。各站均设有服务亭,工作人员和颜悦色地为你提供退换车票、询问路线等服务,站外设有出租车招呼站。此外,捷运还设有为视障人士提供了导盲砖及广播系统,为听障者提供了信息显示系统及警示灯,为轮椅、婴儿推车及老年人设计的坡道及电梯,为妇女提供的夜间候车区、女性专用车卡,为小朋友提供的尿布台及亲子厕所等,都颇见用心。
捷运列车上禁止吸烟饮食,违者罚款,车上严格管制宠物的携带方式,在车厢内须关闭手机以保持宁静。记者看到车站和车厢都比较清洁,即使是上下班的高峰期,车厢里也很少听到大声喧哗,人们进出车站乘坐电动扶梯一般都靠右站,把左边的通道让给有急事的人。
有人说,台北捷运不只是一种运输工具,大大缩短了台北市点与点的距离,还扩大了市民的生活版图,改变了台北人的生活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