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江西省有关教育部门为了促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规定:如果省内哪个高校或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达不了标,将可能被停办或停止招
在教育产业化浪潮澎湃之时,市场原则不断向教育领域渗透,也是势所必然。从合理性角度看,将类似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优胜劣汰原则引入高校管理,实属无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需求成为评判高校的标准之一。教育管理部门考虑用硬性办法促进大学生就业,确实照顾到了目前学生及其家长的切身利益。但问题是,按照这个政策,一些长线专业像哲学、历史肯定首当其冲,被自然淘汰掉。而一些热门的应用类及工科专业将不断膨胀,导致大学成了高级技工的培养基地。
大学之所以为大学,有许多不同理解。教育家蔡元培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美国大学的先驱者佛兰斯纳对大学的定位是,大学为知识创造之地和人才培养之所。他提倡大学是“社会的表征”,反对大学成为社会的“服务站”,即反对大学急功近利。这虽然有理想主义的偏颇,但对今日中国大学也不无启迪价值。
在当今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大量应用人才是一个现实。我们不能笼统地反对大学直接为现实服务,大学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但怎样服务仍是个需要讨论的问题。大学服务社会是有层次的,这就是说,大学在服务社会时,必须做到两相兼顾。它既有直接服务,如培养社会急需人才,也包括间接服务,如在人类文化和文明的积累和发展上,在基础学科的研究上有所保持和推进。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的平衡。
将就业率作为实际衡量大学办学水平或专业水平高低的惟一标准,实际上忽略了两种利益的平衡关系,也忽视了大学服务社会的层次性。
市场经济时代,社会需求的确是一个重要的杠杆。江西省的教育管理部门制定的上述政策,从主观愿望上说,并不完全错。从客观效果上看,也无疑会引发具体高校或院系产生一点危机感,促使他们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多投入精力,这也的确有益。但其有益的效果可能也仅此而已。
其实,类似举措突显的是一个普遍的认识上的迷障。这就是在市场经济时代,计划经济的管理方式同样有效。
应该看到,目前的大学生就业难,并不完全是高校一家努力就可以解决的。它关系到全社会的方方面面。行政部门制定相应的规则,提供相应的平台,将有利于缓解矛盾,但它的根本解决,可能还需要通过市场自然调节来完成。
来源:新京报、作者:尤小立(苏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