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同一个中国翻译——谢强;来自一样的国度——英格兰;相同的执教类型——学院派、讲师型;同时又是生活中的好朋友。在很多人的眼睛里,威尔金森简直就是霍顿的翻版。在来中国之前,威尔金森曾经和霍顿密谈数次,以了解上海和中国足球的情况。其实,本次威尔金森能来上海,霍顿也在其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霍顿的竭力推荐和鼓动,也是威帅最终决定来申花的原因之一。这其中还有个小花絮是,霍顿如此执着地向威尔金森推荐申花,是因为其本人也非常希望通过这次机会可以重新回上海谋个差使。不过申花俱乐部再三考虑下还是放弃了霍顿的要求。
对于自己的老朋友霍顿而言,在中国的执教显然是失败的,威尔金森清楚这一点。但是这并没有阻止威尔金森的决心,最终让他下决心来中国转转的主要原因是希丁克和特鲁西埃在亚洲执教的成功经历。“他们行,我为什么不行呢?我是一个乐意接受挑战的人,而申花又是一个有野心的俱乐部,这很符合我的要求。”谈到为什么来中国时威尔金森非常的坦白。
性格分析:霍顿严谨,老威圆滑
从表面上看,威尔金森轰轰烈烈的执教生涯是霍顿所不具备的,但是如果说两个人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的话,应该是两个人的性格。在中国执教的时候,霍顿给大家的印象是固执,不善与人交流沟通。而威尔金森给人的印象却是灵活和圆滑。从第一新闻发布会的情况来看,威尔金森个性圆滑,言语幽默,“浆糊”捣得很好。在回答一些敏感问题的时候,威帅的机智就像只狐狸。性格决定命运,老威圆滑的性格可能给他在中国带来和霍顿完全不同的结果。
都是学院派,都爱实行理论教育
和霍顿一样,威尔金森也是一位典型的学院派教练。从威帅的成绩单来看,称他为理论大师毫不为过。早在1975年威尔金森就获得了谢菲尔德大学教育学学士学位,1998年荣获利兹大学名誉工商管理硕士,2000年荣获谢菲尔德大学名誉博士。加上他这么多年来,英格兰足总技术总监的头衔,威尔金森的理论水平和霍顿相比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威尔金森来到申花后,展现在大家面前的也正是这样一个形象。课堂理论教育已经成为了申花队每天训练的一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对于威尔金森的讲课很多队员的评价都不错。“他讲课很仔细,很多东西都讲得很仔细,也很风趣。”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当年霍顿给大家的印象。
忆霍顿 都觉得获益匪浅
范志毅现在还记得,霍顿给他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我现在还一直认为霍顿是中国国家队的历任主教练中,给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个。他的一些观点和做法,让我们获益匪浅。”确实,在霍顿讲课的时候,当时很多队员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现在国际队的几位原浦东队队员现在还保留着当年霍顿讲课时候的笔记。
谈老威 队员嫌他唠叨
和霍顿一样,老威讲的东西也很细,不过可能是老威讲的实在太仔细了些,威尔金森的讲课也会让一些队员有些抵触情绪,“他总是重复一些东西,不断的重复,不断的重复。有些东西我们觉得没有必要这么细的,他还是在讲。”
防守都不赖,却也都有进攻顽疾?
防守强,进攻弱。从国家队到浦东队,从结果来看,霍顿执教的球队,防守不错,但是进攻一直是个大问题。在霍顿的理念中,进攻应该是越简单越好,越简洁越好。避免与对手在中场纠缠,通过边路45度的起球,让头球出色的中锋来抢点,成为了霍顿执教的每一支球队的基本进攻战术。和霍顿一样,虽然威帅刚刚到申花不久,但是他在进攻上缺乏办法似乎已经成为了所有萦绕了申花人心头的一个初步印象。
对于威尔金森的执教水平,到目前为止还是众说不一,但在众多的采访者中,不以为然的占了绝大多数。在大部分采访者的心目中,即使威尔金森有些水平但是他在中国的成就不会超过他的老朋友霍顿。
忆霍顿 守强攻弱太明显
霍顿时期国家队后防中坚范志毅对于霍顿的防守战术至今还是津津乐道,“他的防守战术分工非常明确,在训练的时候他练习了几乎所有的防守状况。防守的时候站位要求是浅碟式的防守站位,两个边后卫必须站在中后卫之前,在防守对手反击的时候,边后卫负责补后腰的位置,一个中后卫负责协同防守,另外一个负责盯人。这样的防守思路,让每个队员都非常清楚自己应该干什么,效果也非常的好。”
不过他也坦言,霍顿在进攻上的办法确实不多,“当时我们的进攻上唯一的法宝就是边路45度起球,通过中锋来进行抢点,但是当对手遏制住我们的边路起球的时候,或者我们边路起球的质量不高的时候,这个战术就变得有些单调。后来所有队打中国队的时候,都知道只要防住中国队的边路起球和定位球,中国队就没戏了。”
谈老威 队员有些不认同
“来这么多天了,他都没怎么练过进攻,似乎更喜欢用队员的个人能力去冲击对手的防线。防守上扣得很精,但是进攻上却有些放任自由。”一位申花队员如此谈道。
英国足球讲究防守,进攻却一直是薄弱环节。威尔金森看起来也是如此。“你看看我们每天练的东西,战术基本就是围绕防守来进行的。进攻上几乎没有练过套路和战术。”
一位对申花颇为了解的国内教练得知威帅这几天狠抓了定位球的防守后有些不屑一顾。让这位教练不屑的理由是:定位球防守是属于应该在比赛前精雕细凿的东西,在这样的时候,大的东西不练,练这么细微的环节,完全属于本末倒置。(曹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