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九日电 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二00三年中国耕地面积减少了三千八百多万亩,其中仅建设占用耕地就达三百四十三万七千亩,比上年增长百分之十七。
此间《瞭望》周刊载文指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均耕地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百分之四十的国家来讲,耕地无疑是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本中之本”。近年来惊人的土地流失速度和由此产生的潜在威胁,应该成为政府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中国有近十三亿人口,吃饭问题永远是“天大”的问题,“粮食安全”问题是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大问题。在农业科技短期内没有重大突破的情况下,拥有足够的耕地是解决温饱问题的根本。近年来在轰轰烈烈的“开发区热”、“广场热”、“高尔夫球场热”、“房地产热”的建设浪潮中,人们忽略了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土地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圈地运动”中迅速减少。
这篇文章指出,随着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的减少是必然的,但目前中国有一些特殊“隐情”导致耕地面积锐减,这些所谓“隐情”包括:政绩驱使下的盲目开发,利益驱动下的土地买卖,乱砍乱挖造成的土地荒漠化,炫耀促使下的建房扩宅,陋习引诱下的修坟造墓。
文章认为,要堵住土地流失的“黑洞”,必须从进一步明晰土地产权关系入手,建立一套作用长效的土地征管与保护制度。承认农民作为承包土地的“准私有者”,给农村土地配备一个真正责、权、利“三合一”的“守护者”;建立公开透明的土地流转机制,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流转选择意愿;建立严格的土地承包权的保护制度,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的权威和尊严。
为了保护耕地,还需推进城乡统筹,科学规划土地开发,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合理、经济地使用土地。同时,各级政府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依法行政,努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自觉做保护耕地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