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2月23日 星期一
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 时 尚
  中新百货 | 短 信 | 专 稿 | 出 版 | 供 稿 | 产 经 资 讯 | 广 告 服 务 | 视 频 | 心路网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资金为何趋之若骛? 国内汽车业利润率低遭质疑

2004年02月23日 16:14

  中新网2月23日电 人民日报今日发表分析文章写到,中国汽车行业的高利润率,本是一个没有疑问的话题。可最近,围绕利润率的高低,引出一场争论。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信息部日前提供的一则数据——2003年头11个月,汽车行业平均利润率是8.61%。接着,根据该协会提供的2003年全行业销售收入9256.64亿元,利润总额754.56亿元,计算出行业利润率为8.15%。可是,按照以前从权威部门得到的数据,汽车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应该在20%—30%。

  文章中称,说汽车的利润率仅为8%,没人会相信。撇开别的理由不讲,单从众多圈外企业争相进入汽车领域,就足以说明汽车业的吸引力。因为,资本从低利润向高利润行业转移,是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动力。正是为资本寻求出路的投资冲动,导致了众多行业外企业狠下心来,拿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投向汽车这个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行业。

  既然高利润已是公开的秘密,关于行业利润率的统计为何会出现如此反差?其实,从会计学和统计学的角度来看,利润率的内涵和计算方法有很大差别,分析起来也很复杂。

  首先,按照国内惯例,利润分为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四类。其次,汽车行业的平均利润率难有说服力。第三,即便是看某一家企业的净利润率,也要考虑到一些其他因素。

  文章同时指出,由于政策限制,所有的汽车合资企业不能国内上市,因此,对于一般人来讲,很难拿到准确的财务数据。但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消费者称汽车行业为暴利行业,理由却很简单也很直观。比如,一辆在美国市场售价2万美元的轿车,按照汇率计算,该卖人民币16万多元,实际上却卖20多万元,能不是暴利吗?

  其实,不是笔者为厂家说好话,这中间确实存在一些误区。在国内,汽车零售价是含税价,除去17%的增值税外,还根据排量不同,包含3—8个百分点不等的消费税。这部分税金,由厂家在生产环节代缴,因此,在消费者买车后缴纳10%的消费税时,车辆零售价要除以1.17,即还原回代缴增值税前的水平。而在美国,轿车售价中不含税,税金在流通环节征取。也就是说,同样的2万美元的轿车,如果进行本地化生产后售价与国际接轨,应该加上22%—25%的价内税,折合人民币20.2万元—20.7万元。还要加上部分零部件进口要缴纳的关税,大约在21万元左右。21万与16万,这5万元的差价其实是厂家预先代缴的税金,全部记作企业的净利润,确实有点不公平。此外,中国汽车流通领域的成本也高得有些畸形。

  文章最后指出,不过,不管怎么说,行业利润率高都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关税下调到位、市场进入者增多、竞争加剧,中国汽车企业要想总躺在高利润的摇篮里,不只消费者不买账,市场规律也是不会答应的。(王政)

 
编辑:闻育旻

更多精彩经济新闻:中新财经


 
  打印稿件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五个(半角逗号号分隔 0.2元一条)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检验码:
手机号:
密 码 :
获取密码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诚聘英才】-【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