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2月23日 星期一
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 时 尚
  短 信 | 专 稿 | 出 版 | 供 稿 | 产 经 资 讯 | 广 告 服 务 | 视 频| 心路网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港澳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击贪污不惧不偏 香港廉政公署神秘面纱被撩开
2004年02月23日 06:46

  中新社香港二月二十二日电题:香港廉政公署揭开神秘面纱

  中新社记者陶社兰

  家住青衣的杨先生,一大早就走出家门,赶到中环的廉政公署大楼。今天是香港廉政公署为纪念成立三十周年举行的第二个开放日。杨先生想看看,他从影视剧中看到的廉政公署与真实的廉政公署有什么不一样。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尤其是在公共服务机构中,贪污风气十分严重。一九七三年,涉嫌贪污的外籍总警司葛柏在接受调查期间逃回英国。政府于是成立一个调查委员会,由高级副按察司百里渠统筹。百里渠其后在调查报告中指出,有必要成立一个专责打击贪污的独立机构。政府采纳了这个建议,于一九七四年二月十五日成立廉政公署。第二年初,葛柏被引渡回港,被控串谋贪污及受贿罪名成立,判监四年。

  葛柏案促成了香港廉政公署的诞生。然而,三十年来,它在市民眼中,一直是很神秘的。今天,它的运作过程,举报中心、扣留中心、廉署佩枪人员器械、列队认人室、录像接见室等等,一一在市民面前亮相。

  在贪污案件主要证物展览室,廉署首次展示葛柏的三本收贿数簿。这三本收贿数簿用英文打字精心编制,上面清楚显示有关收贿的地址和经营的“业务”。数簿上还写有很多记号,记录贿款是否收妥。当年廉署向葛柏发出的控罪书,还清楚显示葛柏用英文写有“不认罪”的字样。杨先生和其它前来参观的市民一样,看得十分仔细。

  从一九八七年开始,廉署使用单面反光镜进行认人手续,是香港首个采用这种方式的执法机构。工作人员介绍说,每次认人时,会有连同疑犯在内的九个身高、年龄、样貌相仿的人,一起出场。透过单面反光镜,证人可以看见疑犯,而疑犯却看不见证人。认人时,疑犯的律师会与证人一起认人,并且整个过程也会录音、录像,以示公正。

  让杨先生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认人室和录像接见室。他说,这些设施也是在影视剧中常常见到的,现在亲自来看一看,很有意思。其实,廉政公署也是香港首个使用录像/录音方法会见涉嫌人士的执法机构,是从一九九0年开始的。每间接见室有两台录像机,一台录下涉嫌人士及调查人员的对话场面,另一台录下整个房间的情形,甚至连室内温度、湿度等都会显示在录像带上,以防有的涉嫌人士辩称口供是在室内温度不适应身体的情况下提供的。

  看完整个展览,杨先生说,以前对廉署的工作感到不易接近。现在有机会认识廉署的工作,觉得他们很专业,做事公平、公正,同时也了解到政府部门是怎样运作的,有利于增强市民的公民意识。

  三十年来,廉署一直透过执法、预防及教育三管齐下的方式,秉持“打击贪污,不惧不偏”的宗旨,力求使香港成为全球最廉洁的地方之一。这些日子,廉署推出最新的电视及电台宣传片及声带,透过一个小贩三十年来的经历反映香港的反贪历程,并再次以“香港胜在有ICAC”作为宣传口号。在一些建筑物上,也挂上了新的海报:畏缩,因从前对贪污无奈;开心,因为今天公平公正。廉署社区关系处新闻主任林小慧说,打击贪污,离不开市民的支持。去年廉署的民意调查显示,百分之九十九点三的市民表示支持廉署,为历年最高。这两个开放日,有四千多市民前来参观,廉署还有一千多名“廉政之友”义工,在在表明市民对廉政的支持。完

 
编辑:张明


 
  打印稿件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五个(半角逗号号分隔 0.2元一条)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检验码:
手机号:
密 码 :
获取密码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诚聘英才】-【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