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2月20日 星期五
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 时 尚
  短 信 | 专 稿 | 出 版 | 供 稿 | 产 经 资 讯 | 广 告 服 务 | 视 频| 心路网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滚动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从“吴若甫绑架案”看罪案热

2004年02月20日 10:20

  近期炒得沸沸扬扬的吴若甫绑架案,在我们面前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失踪、复出、痛诉的典型罪案实录。由于焦点对准的是一个演艺圈的名人,顿时变得热门起来。很快有十多家制作方拟拍吴若甫历险剧,其中一家竟拟拍20集,并号称可与美国著名的《24小时》媲美。如此蜂拥而上地关注这起案件,令人感到,影视圈原来是如此迫不及待地等米下锅。

  我们也曾看到,张君案告破后,有数家影视机构准备投拍这起震动中国的特大抢劫杀人案;邓斌集资案查获后,也连锁产生了反映经济犯罪的电视剧。正是在这种对罪案题材饥渴的心理作用下,影视创作掀起了一波波罪案题材热。从报刊上罪案特写的连篇累牍,到电视纪实上对犯罪过程的详细写真再到影视作品对罪案题材的持续翻拍,均可看出罪案在这里扮演的特别角色。一桩罪案发生,立马就有一部同类题材的作品赶着上市,像电影《盲井》,完全是一出典型的犯罪实录,但创意新啊,犯罪方式巧妙啊,倒使得它更像是一部犯罪案件教科书似的。可以说,我们的一些影视编导似乎整天把眼睛盯在各地发生的大案身上,一有什么惊天动地的案子,摄影镜头就闻风而动,以超常的兴趣还原刚刚由罪犯完成的惨状。因而,这起并不特殊的吴若甫绑架案便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创作素材。

  从这里,我们还看到一些影视创作编导想象力的匮乏。当一窝蜂地在犯罪题材扎堆,在一个罪犯设定的创意框架里寻觅故事脉络的时候,中国却有那么多题材空白着,无人问津,科幻片的荒芜、军事片的守旧、爱情片的陈俗,无一不凸现着艺术创造力的委顿。当想象力只有靠着罪犯的无耻行为,给一点灵感上的刺激与启蒙的话,只能说,这是一种严重失衡。我们不得不生发出无法理解的惊讶:居然有这么多影视机构整天好像如旱望霖地充当着犯罪的期待者,好像天天在等着一起新罪行的迅速出现。

  我们对受害人表示同情,对侦破的公安人员表示钦佩,但对罪案之外的一系列畸形反应也不无忧虑。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洪警苏

 
编辑:王艳红

相关报道:吴若甫劫后余生饰恩人 被绑事件上荧屏至少等一年 (2004-02-17 14:53:52)
          绑架演员吴若甫的7名犯罪嫌疑人昨日被批捕 (2004-02-17 09:52:47)
          图文:北京警方22小时解救著名演员吴若甫始末 (2004-02-13 21:27:26)
          多图:话剧院演员吴若甫出席北京警方新闻发布会 (2004-02-13 19:20:21)
          十多家制作方拟拍历险剧 吴若甫尚未正式承接 (2004-02-13 10:12:55)


 
  打印稿件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五个(半角逗号号分隔 0.2元一条)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检验码:
手机号:
密 码 :
获取密码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诚聘英才】-【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