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皖南一个永恒的话题。
他与皖南真是有缘份。他二十五岁时“仗剑出国,辞亲远游”走出四川后的三十多年中,曾五次游历皖南,他在皖南的时间累加起来有六年之久;他现存的一千余首诗中,有二百余首写于安徽。一位伟大诗人与某个地域有如此密切的关系,真还不多见。这说明他喜欢皖南,皖南也值得他深爱。比如,他认为泾县的泾川风光之秀美,胜过会稽(今浙江绍兴)的若耶溪。会稽本也是东南名胜之地,李白却诗曰:“泾川三百里,若耶羞见之。”他曾三次游览泾川,可见情之所钟。皖南是李白的巨大的情结,最后他终老于此,魂魄与此地的山水共在。
黄山方圆五百里,三十二峰峦。唐天宝年间李白游历了黄山胜境,心向往之。黄山本来叫“黟山”,传说轩辕黄帝在这里炼丹升仙。唐朝皇帝崇尚道教,热衷于炼丹之类的东西,天宝六年便敕改“黟山”为“黄山”。至于黄山的成名则远在唐代之前。李白慕名到黄山,这与他对佛道的追慕恐怕不无关系。“天下名山僧占多”,除了黄山,当时的九华山上也有了不少佛道的寺观,只是因为交通不便,不如黄山那样为人们熟悉而朝拜罢了。天宝十三年,李白到了九华山。当时九华山还叫“九子山”。李白形容它“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此山九十九峰,逶迤百里,烟云缭绕,变幻神奇。李白觉得“九子山”名字不好,才改为“九华山”,沿用至今。
无论黄山、九华山,李白的精灵是在山间云上飞舞的。
贵池县在唐代名“秋浦”,因秋浦河得名。这里也是层峦千重碧、绿水百回肠的好地方,李白留下的诗篇特别多,他三次来此,留诗七十多首。特别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他写了冶炼工人的生活:“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工人的脸被映得红红的)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因为李白的诗,小小的桃花潭名闻天下。桃花潭在泾县,泾川之上游。“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不是过去有些人说的那样是位农民,他是乡间隐士,在桃花潭岸建有“别业”(别墅)。他给李白发出邀请说:“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要是普通农民是发不起这个邀请的。李白欣然而至。原来汪伦耍了滑头,十里桃花并不是桃花绵延十里,而是十里外有“桃花渡”,万家酒店也只是潭西有一家姓万的人开设的酒家。李白听了大笑而已。这里的山水情、人情仍使他写下了《赠汪伦》这样的名篇。虽然不是十里幽长的桃林,虽然没有一万家酒店,至今这桃花潭仍是诱人去走一走看一看的地方。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在宣城的时候,敬亭山是他留连的地方。此山在宣城西北郊,林壑幽美,山涧流泉,层林堆翠、云缭雾绕。敬亭山也曾是南齐诗人谢眺常到地方,当时谢眺是宣城太守。谢眺又是李白十分敬仰的人物,李白诗曰:“一生低首谢宣城。”这句诗足够说明问题了。李白除了“相看两不厌”一首外,还写了另一首《敬亭山》,诗曰:“合沓(山势重叠)牵数峰,奔来镇平楚(楚,指长江下游一带地方。)中间最高顶,仿佛接天语。”此诗《李白全集》未收,但地方志里收了。敬亭山诗一出,此山便家喻户晓,成了“诗歌山”。
李白在皖南留下的名篇很多,计有《望天门山》、《赠汪伦》、《独坐敬亭山》、《横江词》、《哭宣城善酿纪叟》等。不是一般的名篇,而是流传千古的在诗歌史上留下光彩的篇章。(来源:香港大公报作者:沈仁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