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2月19日 星期四
站内检索
频 道: 首 页 | 新 闻 | 国 际 | 财 经 | 体 育 |文 娱 | 台 湾 | 华 人 | 科 教 | 图 片 | 时 尚
  短 信 | 专 稿 | 出 版 | 供 稿 | 产 经 资 讯 | 广 告 服 务 | 视 频| 心路网 |
本页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科教新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张爱玲唯一未发表遗作《同学少年都不贱》面世

2004年02月18日 09:06


来源:上海文汇报



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迄今为止张爱玲唯一未发表的遗作《同学少年都不贱》将与张迷们见面,最快将于明天由台湾皇冠推出中文繁体字版。而简体字版权尚未确定,据悉,天津人民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等公司正在进行争夺。

  本人作品不容置疑

  记者昨日电话采访了张爱玲研究专家陈子善教授,他陈述了自己在美国目睹《同学少年都不贱》的经过。2000年,在洛杉矶南加州大学图书馆,陈子善见到了这部手稿的复印件,当时他很震惊,后经了解,这是因为要在张爱玲去世的地方举办她的手稿展览,大学曾向皇冠出版社紧急求助之后所得。陈子善说,这部手稿一气呵成,手稿上的字迹娟秀工整,这部作品出于张爱玲之手不容置疑。

  遗作秉承一贯文风

  据了解,该小说是一部仅有两万字的小中篇,从出版社预先披露的内容看,仍然秉承着张爱玲一贯的文风,人物刻画鲜明、情节铺叙细腻、故事节奏轻快。小说写了上海一所教会学校一个寝室中的4位女生,毕业后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故事以两个女孩的生活为主轴,两人在中学时期很是投缘,各自结婚后,一个到华盛顿当传译员,一个想带女儿去法国生活,多年后几人在上海重逢,分别后就断了音讯。小说从重逢写起,通过4个女生心理成长的过程,写出了人生无常的沧桑悲哀。

  书名出自杜甫的《秋兴八首》之句:“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诗中悲凉的味道,或许正是这部小说取名《同学少年都不贱》的深意。

  反证晚年确有力作

  陈子善告诉记者,这部带有张爱玲自传性质的小说非常特别。张第一次将小说的背景放在美国,主人公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美国的华人。另外,遗作中关于性的描写很大胆,出乎意料的大胆,这些在张爱玲生前的所有作品中非常少见。陈子善说,这部作品是对张爱玲晚年几乎没有力作的一个反证。

  相关链接

  张爱玲遗作背景

  对《同学少年都不贱》究竟何时写成,写成后为何迟迟未见出版,坊间流传着众多猜测。

  张爱玲在写给私交甚好的学者夏志清的信中说:《同学少年都不贱》这篇小说除了外界的阻力,我一发送也就发现它本身毛病很大,已经搁开了。

  张爱玲写道:出单行本事,我回复告诉宋淇,是因为我在写小说上总极力为自己,但是尽管叫自己慢慢来,一方面担心已发表的给人anthologize了去,也还是着急,所以釜底抽薪,想先出个单行本。现在当然已经打消此意。……我想我是爱看人生,而对文艺往往过苛。

  据张爱玲写给夏志清信来看,《同学少年都不贱》早在1978年即完成并发送,小说中有“在基辛格国务卿之前”的时间背景,可以确定是1973年基辛格担任美国务卿后所写。

  1977年末,张爱玲为了《赤地之恋》的出版,与胡兰成再度间接产生纠葛,故有推测这些大约就是信中所说的“外界阻力”。此外《同学少年都不贱》的篇幅尚不够一本书字量,张爱玲担心如发表,未经同意被收入别人所编选集。这也解释了为何该小说写完后一直没有出版的原因。

  来源:上海文汇报、记者:陈熙涵

 
编辑:金秋

相关报道:张爱玲:矛盾的性格与婚姻 (2004-01-15 15:51:57)
          变了味的“张爱玲” (2003-11-06 15:30:18)
          谭耀文林心如主演 张爱玲名著《半生缘》搬上荧屏 (2003-06-17 10:46:11)


 
  打印稿件
 
:::新闻自写短信:::
对方手机: 最多五个(半角逗号号分隔 0.2元一条)

新闻长信,五千字容量
检验码:
手机号:
密 码 :
获取密码    
 
 
 
关于我们】-新闻大观 】- 供稿服务】-广告服务-【诚聘英才】-【留言反馈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建议最佳浏览效果为 1024*768 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