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质环境的改变,使得“无后为大”、“多子多福”只能作为一种观念,传承下来。对现代人来说,生育不是义务,父母长辈的要求也只能从“一定要生”,淡化为“能生比较好”。
年轻夫妇有很大的自主权,使生育变成一种选择。高度发展的工商业社会所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单纯的劳动力。现代家长必须投注心血栽培孩子10多20年,他们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立足。
现实一点说,就是“重质不重量”。
人类对爱情、亲情、家庭温馨的追求仍是永恒不变的,只是现代生活物质环境的改变,让现代人有更多顾虑、更多选择,结果倾向于不生或少生育。
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现代生活方式是由日常生活中许许多多的选择组成的。讽刺的是,现代人是被迫做选择,而所选择的生活方式不仅是为了满足实际的需要,也是自我身份的实现。现代人的选择很多,而且是“采纳的”(adopted),而不是“继承的”(handed down)。
所以说,“选择不生育是受西方个人主义的影响”的看法不是不对,只是笔者认为没有指出问题的根源,是现代社会的物质环境的改变;这也可能可以解释为什么,教育水平越高、经济能力越好的夫妇不想生育或少生育,因为不或少生育,更符合这一阶层人士的生活方式。
来源:摘自新加坡《联合早报》作者:张苇